- 保護視力色:
批駁車市三連降論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7-5-16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汽車
- 中研網訊:
-
2009-2010年中國汽車4S店經營態(tài)勢與產業(yè)投資咨 隨著汽車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銷售服務渠道的健全日益成為企業(yè)發(fā)展壯大的必要因素,盡管初期投入較2008-2012年中國鐵路運輸設備制造行業(yè)投資可行性 國家統(tǒng)計局資料顯示,2008年1-8月我國鐵路運輸設備制造業(yè)實現工業(yè)總產值為763.75億元2008-2009年中國海運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目前,金融危機導致全球海運業(yè)蕭條。由于歐美消費需求下降、原材料需求銳減,海運需求亦因此一落千2009-2012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目前國內上千家電動車廠商,已初步形成各自為戰(zhàn)的“四大方陣”:第一方陣,以江浙和天津板塊中的強
[從今年3月開始,東南汽車、南北大眾、上海通用等合資品牌的相繼調價,使2007年的中國車市經歷了第一波降價潮的洗禮。
以上海車展為風向標,眾多新車的扎堆亮相,在提升車市競爭烈度的同時,又使得第二波的降價風暴在五一黃金周期間席卷車市。
似乎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目前媒介風傳,車市又在醞釀著新一輪的降價風潮,日前更是有媒體大膽預言,節(jié)后車市注定無法逃脫“三連降”的宿命。
降價是否成為慣性?三連降的說法屬于炒作?車市預測是否回歸理性?記者帶著這些疑問深入車市尋找答案——]
視點·現象
家轎市場暗潮涌動
長假結束后第一天,南京菲亞特全系列、奇瑞A1、新景程等車型就高擎起降價促銷大旗,搶占節(jié)后市場的野心顯露無遺;次日,向以價格堅挺示人的一汽大眾也宣布旗下速騰最高降價2.7萬元……種種跡象表明,節(jié)后車市依然涌動著降價潛流。
反觀重慶市場,今年以來已數次調低價格的東風雪鐵龍愛麗舍,日前又被中汽西南凱旋公司以買斷營銷的方式再次實施降價促銷——其最高降幅達18000元,最低售價則跌破8萬元,以79800元的實惠價格吸引消費者。
無獨有偶,東風標致206 1.6L自動舒適型,也在重慶推出了9.48萬元的買斷銷售價,1.4萬元的讓利幅度據稱在全國也是最高的,難怪經銷商信誓旦旦要掀“節(jié)后又一購車狂潮”。
談及降價的初衷,中汽西南凱旋公司的袁港表示,現階段這仍是多數廠家和經銷商最為倚重的促銷手段之一。據他分析,度過黃金周后車市將進入一段相對的平淡期,為鞏固乃至拓展市場,還會有相當部分汽車廠家主動選擇拿價格做文章,當然被迫跟進的也不在少數。
視點·反調
中高級車堅守價格防線
照以上觀點,似乎節(jié)后車市價格防線的崩潰只是遲早問題。但是,以中高級車型為代表的部分廠家和經銷商對此卻并不認同,他們認為節(jié)后降價主要集中在經濟型車和家轎領域,且相當部分屬經銷商的變相行為,據此就斷言車市“第三波降價潮”已迫在眉睫,顯然有失偏頗。
廣本在重慶的三家經銷商就一致表態(tài),除了延續(xù)4月初廠家進行的價格調整外,短期內將無意再對價格動手腳。廠家方面也表示,為了在明年推出第八代雅閣前,不致于面臨“降價清庫存”的壓力,其現有產能布局中雅閣所占比例已由過去的50%調整為35%。言下之意,即便為新車讓路廣本也不輕易把降價提上議事日程。
據悉,包括東風雪鐵龍在內的部分廠家也相繼做出調低產能計劃的決定。這是一個信號,或許會讓新一輪的價格戰(zhàn)就此推遲。
視點·剖析
降價實屬無奈之舉
今年實施價格調整的車型中,多數面臨內憂外患——或市場失意,或為兄弟讓路,或為了打壓對手。
市場失意而降價的例子很多。在五一黃金周后率先挑起降價戰(zhàn)火的南京菲亞特、奇瑞A1、新景程大致都屬此列,尤其是南京菲亞特的派郎,上市以來還未曾風光過就已身價滑落。
新車亮相,老款即降價促銷,多是騰出空間讓路新車,服從品牌發(fā)展需要。比如上海車展期間,兩廂SX4一上市,就有其它車型宣布優(yōu)惠;驪威一登場,07款騏達就在部分市場實行了全系降價3000元;新卡羅拉出籠,老款花冠隨即推出1.5萬元的優(yōu)惠幅度。
要遏制對手,降價固然是最有效的手段。當一汽大眾計劃年中推出新車邁騰,作為其潛在對手的競爭車型都打起了精神,其中北京市場上雅閣猛降2.6萬,其用意不言自明;或許是延續(xù)了伊蘭特與賽拉圖三廂版的競爭格局,預計8月上市的兩廂賽拉圖迫使伊蘭特Sports在部分市場進行了最高7千元的優(yōu)惠;還有新CR-V的高調面市,也讓它的老對手途勝不得不再次實施了降價以提升性價比,來迎接挑戰(zhàn)。
視點·聲音
專家批駁車市三連降論
面對車市即三連降的傳言,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fā)部主任、高級經濟師徐長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稱,五一過后個別品牌會降價,但是大面積的汽車降價幾乎是不可能的。一般而言,汽車企業(yè)每年會降低一些成本,也會把車價往下調一部分。但不可能急劇地調整價格,如此以來成本成問題。
一些車界資深人士認為,汽車界的降價預期比實際的車市降價能力要高得多,因為消費者盼望降價,另一方面,一些媒體也順應消費者的期盼心理,盲目更風,讓車市顯的很浮躁,一些個別的降價行為被夸大。(本版稿件由記者 吳鍵 韋龍采寫)
視點·消費
那些車型值得等待?
降還是不降,這是廠家和經銷商們面臨的問題;買還是不買,則成了消費者頗費思量的選擇。那么到底那些車型還有降價可能?那些車型又真如車商所言“再無降價余地”?
業(yè)內人士就指出:迫于競爭壓力,家轎仍將扮演未來車市降價的主角,但經過一輪輪價格壓榨后其可降空間已相對較小,尤其是那些剛調價的車型短期內不會有再降的可能;而中高級車市雖然價格活動空間最大,但該細分市場供求相對穩(wěn)定,廠家及經銷商都不愿輕易拿價格做文章,即便有降的可能也多半出于為后續(xù)新車讓路的考慮,如果暫無新車計劃,消費者等待降價還需有足夠的耐心;另外,多數經濟型微車價格已基本觸底,如果廠家沒有繼續(xù)壓低成本的良方,降價則基本不太可行。
綜上所述,準備購車的消費者還是不妨瞅準時機果斷下叉。 - ■ 與【批駁車市三連降論】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