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國家廣告”背后的秘密(上)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7-8-22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傳媒 廣告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手機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向3G的逐步演進和移動互聯網業(yè)務的不斷發(fā)展,手機已經成為能夠傳播文本、圖片和2008-2009年中國網絡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中國廣告經營總收入有望超過5000億元。中國傳媒經濟的重要指標之一廣告業(yè)已經成為一2008-2009年中國戶外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1-3月,戶外廣告投放額平穩(wěn)發(fā)展,沒有明顯變化。4月開始明顯上揚,受奧運效應,7月2008-2010年中國廣播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
更為耐人尋味的是,在《華盛頓郵報》看來,這種“國家廣告”純粹是一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商業(yè)行為,與政治立場毫無關系。你出得起錢,我便幫你登廣告,內容完全由客戶來定。因此,在同一份《華盛頓郵報》里,往往在新聞版面上看到針對某國的負面報導,而在廣告版面中卻刊登著宣傳該國“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整版廣告。推廣“國家品牌”
從外國政府的角度而言,在《華盛頓郵報》上登廣告做宣傳,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宣傳渠道。《華盛頓郵報》以挖掘政治內幕、分析時政事件見長,是美國政商兩界和精英階層的每日必讀報刊。通過這些廣告,即便不能影響美國政界的看法,至少也能吸引眼球,引起關注。
另一方面,這種“國家廣告”擴展了媒體廣告的范疇,體現了“國家品牌”這一在發(fā)展中國家尚屬新鮮的公共外交概念。
“國家廣告”策略的始作俑者,是美國一家名為“東西方傳播”公關咨詢公司的兩位主要負責人托馬斯克倫威爾和薩瓦斯基里亞庫。本世紀初,他們發(fā)表了《國家品牌的概念和收益》和《公司戰(zhàn)略與國家成功》兩篇文章,首先提出了以通過媒體廣告推廣國家品牌的公關策略。
這一策略的基本核心就是將國家視作一種商業(yè)品牌,在宣傳中突出其與別國的不同之處,并在國際范圍內加以推廣。通過“國家廣告”打造和推廣國家品牌,不僅能夠幫助某一國家實現貿易、投資、旅游方面的目標,還能提升國家地位,影響主要大國的相關決策。
2001年,克倫威爾還在美國決策圈內頗有影響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連續(xù)發(fā)表《國家品牌為何對旅游業(yè)很重要》及《品牌國家的興起》兩篇文章,在學術界和商界引起很大的關注。
信息一向靈通的《華盛頓郵報》立即捕捉到這一重要趨勢,與“東西方傳播”公司聯手實踐“國家廣告”策略。
該報銷售經理馬克羅森伯格不久在華盛頓美利堅大學傳播學院發(fā)表了題為《政治廣告與公共關系》的演講,標志著《華盛頓郵報》對“國家品牌”概念的認可。
通過與“東西方傳播”的合作,《華盛頓郵報》的國際廣告部開發(fā)出了針對國家客戶的幾類廣告“套裝”產品。根據不同需求,通過《華盛頓郵報》集團旗下的日報、周刊、星期日雜志和網站為這些客戶做廣告。該報還為外國駐美大使館和外國政府提供折扣優(yōu)惠。
哈薩克斯坦的技巧
根據“東西方傳播”公司的統(tǒng)計,在《華盛頓郵報》上刊登“國家廣告”廣告最勤的是哈薩克斯坦。此外,還有烏克蘭、希臘、科特迪瓦、塞浦路斯、韓國、利比里亞和秘魯等等。
從哈薩克斯坦的例子來看,該國在《華盛頓郵報》上刊登廣告已經超過了普通宣傳的范疇,甚至還參與了與美國讀者的互動。不管效果是好是壞,至少提高了該國在美國人當中的知名度。
- ■ 與【“國家廣告”背后的秘密(上)】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