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分析電視劇收視率現狀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6-7-10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分析 電視劇 收視率 現狀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手機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向3G的逐步演進和移動互聯網業(yè)務的不斷發(fā)展,手機已經成為能夠傳播文本、圖片和2008-2009年中國網絡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中國廣告經營總收入有望超過5000億元。中國傳媒經濟的重要指標之一廣告業(yè)已經成為一2008-2009年中國戶外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1-3月,戶外廣告投放額平穩(wěn)發(fā)展,沒有明顯變化。4月開始明顯上揚,受奧運效應,7月2008-2010年中國廣播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受世界杯的影響,近期部分電視劇的收視率大跌,但根據AC尼爾森最新調查顯示,在電視劇頻道播出的兩部現實題材劇《錯愛》、《失蹤女人》卻成為滬上電視劇收視率的第一、二名。時下熒屏,已經不再是那些大制作的古裝劇、武俠劇的天下,反倒是那些沒有明星大腕、講述復雜離奇情感故事的苦情戲、懸疑劇成了觀眾新寵。然而收視率高并不代表劇集藝術水準高,制片方往往一味追求讓觀眾“哭”和讓觀眾“怕”的效果,而忽略了對電視劇本身思想藝術的關照,對電視熒屏來說,可能并不是一件慶幸的事。
苦情劇現狀:女主角個個“苦大仇深”
從去年的《啞巴新娘》到今年的《徽娘宛心》,苦情戲成為熒屏的絕對收視保證。這類戲往往講述一個平凡女人的辛酸奮斗史,通常是底層女子嫁入富有人家,起初受盡委屈和陷害,但通過努力最終獲得家人的肯定。雖然劇情頗為老套,但故事中的人物命運感強,情節(jié)相對曲折并帶有勵志性,很能夠吸引一大批婦女觀眾,邊看劇邊抹淚。
今年起,苦情戲的題材開始擴展到現代,剛剛在電視劇頻道開播的《百萬新娘》根本就是年代戲《徽娘宛心》的現代版,香港影星袁詠儀扮演的女主角,先是為幫家人還賭債舍棄了真正的愛情嫁入豪門,其后不但不被婆婆、丈夫接受還受到了妯娌、丈夫與前妻之子的處處刁難和陷害,不斷被罵、下跪,可謂受盡委屈。這樣的事件在現代可謂少之又少,實在是編劇為避免雷同,用心思把故事從民國搬到了現代,中間還穿插商場的爾虞我詐、豪門內的恩怨糾紛,以增加現代感。該劇在開播前舉行觀眾見面會時,主辦方還特意準備了紙巾奉送,就是意在讓觀眾邊看邊哭。而該劇開播不到一周,果然成了上!榜R大嫂”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而其在廣州、深圳、南京、長沙等地的播出也都毫無疑問地取得了收視第一名的好成績。
思考:情節(jié)脫節(jié)不現實
此類以女人命運為主的苦情戲雖然穩(wěn)居各大電視臺的收視榜首位置,實際上情節(jié)老套,主人公成天哭哭啼啼、委曲求全,在一些年輕觀眾看來屬于“看了第一集就知道最后一集的內容”,毫無可看性。然而目前能夠天天守在電視機前看劇的大多是中年婦女,這些故事中所表現的中國媳婦的忠貞不二、尊老愛幼,甚至逆來順受,都是她們關注的話題,她們也許不認同這些行為,但對此等話題很容易投入,也格外熱衷。如今不少制片方就看中了這一點,仍不斷在苦情戲的拍攝上花力氣,問題是,在時代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這陣似乎與時代有些脫節(jié)的“苦情風”還能熱多久,值得人們深思。
都市情感劇
現狀:男主角個個“朝三暮四”
相對于情節(jié)老套、雷同的苦情戲,現代都市情感劇則一直在題材的開拓上做努力,從最早那部正面講述第三者的《牽手》到反映家庭暴力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再到最近幾部剛剛被開發(fā)出來的新題材——反映無性婚姻的電視劇《臨界婚姻》、《愛了、散了》、《靠近你、溫暖我》,都市情感劇所敘述的情節(jié)越來越復雜離奇,但似乎都離不開一種人——第三者。在近期取得上海收視率第一名的電視劇《錯愛》中,一直以個性著稱的徐帆也在劇中首次當起了王姬和馮遠征的第三者;而在無性婚姻題材的兩部劇中,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婚外情這樣的情節(jié)。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李震認為,之所以現在婚戀題材電視劇情節(jié)越來越“不健康”,是因為市場經濟背景下,社會心理的巨大變化使愛情、婚姻、家庭這一領域出現了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問題,這些問題困擾了許多家庭,也關乎著社會結構、時代風尚和現代人的精神狀況,以及國人整體的生存質量。觀眾在電視作品中看到了自己或者周圍人的影子,因此越來越熱衷于收看和探討此類電視劇。在各大電視臺收視率排行榜上,此類都市情感題材劇都毫無意外地超過了大制作的古裝歷史劇。
思考:內容雷同不健康
雖然這些扭曲的情感、變質的愛情能很大程度地吸引觀眾、提高收視率,但熒屏“第三者”泛濫,從一個側面也讓社會上真正的“第三者”肆意滋生。也許編導們的初衷并不如此,《愛了、散了》的女主角殷桃就表示:“‘無性婚姻’在劇中只是個框架、引子,它真正讓人思考的是什么樣的愛才是真愛。”《保衛(wèi)愛情》的男女主角宋佳、肖榮生都認為這類作品是要立足于維護家庭的完整,并且給許多類似經歷的妻子、丈夫有所借鑒。但結果有時候也許恰恰相反,這種帶有不健康情感作品的涌現,也說明影視人對生活的關注和開掘還不夠。如何讓情感劇既吸引人又能做正確的健康的輿論導向,是值得影視人思考的問題。
懸疑劇
現狀:觀眾個個“擔驚受怕”
都市情感劇的另一大走向是越來越多地和懸疑劇聯系在一起,典型如去年上海地區(qū)收視率排名第十的《危情杜鵑》和剛剛在電視劇頻道播完的《失蹤女人》。此類劇其實就是改頭換面的“涉案劇”,它把婚外戀、陰謀詭計、商業(yè)詐騙、貪污腐敗等種種都市劇的商業(yè)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敘事風格、造就神秘詭異的氣氛,不到最后一集不揭露謎底。
最初,這樣的懸疑劇并沒有很強大的演員陣容,也會不做轟轟烈烈的前期宣傳,但往往成為收視率“黑馬”。業(yè)內人士分析,此類劇最吸引人之處是能夠將“懸疑”手段運用到位,令看過第一集的觀眾欲罷不能,搶得收視先機。目前剛剛在東方電影頻道播出的電視劇《浪淘沙》也打出了“驚悚懸疑大劇”的招牌,講述3個年輕才俊大起大落的事業(yè)與纏纏綿綿的愛情以及貫穿始終的疑案和血腥殺戮,其演員陣容卻不同于一般的懸疑劇,請來了陳道明、夏雨、楊雪、李解等眾多明星,在其他地方先行播出的收視率果然不錯?梢娙缃駪乙蓜〉母偁幰苍絹碓郊ち遥破揭酶笈频难輪T來吸引觀眾眼球。
思考:內容空洞不“講理”
目前懸疑劇越拍越多,卻陷入了為懸疑而懸疑的窠臼。打上“懸疑驚悚”招牌的電視劇有時候為過多地追求驚悚感,而忽略了內容本身,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人性的挖掘上也不夠深度。比如《失蹤女人》特意安排了女主角墮落風塵時慘遭虐待的細節(jié),不時地閃回出獰笑、煙頭、烙燙等場面,可是這些鏡頭與敘事本身并沒有直接的關聯,純粹為驚悚而驚悚。成功的懸疑劇起碼要具備兩方面的因素,其一是連環(huán)套式的敘事結構,如《古城諜影》;其二要對某些不為普通觀眾所熟悉的專業(yè)知識進行揭秘,如《大宋提刑官》。如今卻一味追求懸疑氣氛,撥開其懸疑的外表,內在內容空洞、思想單調,觀眾看后,絲毫無法從電視劇中領悟出道理來,這樣的劇拍出來意義何在?
- ■ 與【分析電視劇收視率現狀】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