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蘋果APP Store模式贏利情況分析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9-6-8
- 【搜索關鍵詞】:互聯(lián)網行業(yè)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研究報告 2008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guī)模為207.8億元,同比增長52.2%,相比2006年的60%和2009年中國手寫板品牌前十名競爭力研究及2012年產 《2009年中國手寫板品牌品牌品牌前十名競爭力研究及2012年產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依托多年2009年計算機行業(yè)研究報告 本報告旨在為有意投資計算機行業(yè)的投資者服務,報告對計算機行業(yè)2008年的運行情況進行了詳盡的2009年國際手機品牌前十名競爭力研究及2012年產業(yè) 《2009年國際手機品牌前十名競爭力研究及2012年產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依托多年對手機行業(yè)雖然所有在APPStore上載收費類應用程序的開發(fā)者都必須將收益的30%支付給蘋果公司,但是通過完善的支付和結算體系,極大的保障了開發(fā)者的利益,同時也極大的激發(fā)了開發(fā)者的熱情。當開發(fā)者能夠踴躍的投入到應用開發(fā)當中時,越來越多覆蓋生活、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的iPhone軟件紛紛上架,一度日上架應用數(shù)量接近200個。作為應用的下載者和使用者,近3萬個應用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
APPStore看來似乎是大獲全勝,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維持現(xiàn)有的發(fā)展勢頭并進一步擴大市場。蘋果公司的成功經驗自然能夠給中國移動提供很好的借鑒和參照,但仔細分析下來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照搬蘋果模式并不能解決中國移動MobileMarket的所有問題。因為中國移動的MobileMarket和APP Store雖然本質相似,但卻也有著很大區(qū)別。
我們不妨來看看以下的種種問題。
問題一:蘋果推出APPStore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當蘋果的新當家喬布斯將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之時起,就向外界發(fā)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聲音:蘋果不再是單純的電腦制造商,蘋果將會掀起一股數(shù)碼科技的風暴!顯而易見,APPStore的推出吸取了iPod和iTunes聯(lián)手取得雙贏的成功經驗,同時也讓消費者逐步接受并開始追捧這種模式。
應該說,iTunes讓蘋果iPod從眾多的媒體播放器中脫穎而出,但蘋果對外界宣稱的APPStore將成為贏利的新中心,是否就是蘋果的真正目的呢?我們來看看iPhone去年的銷售情況,根據(jù)蘋果提交的2008財政年度報告,其iPhone銷售量1162萬臺,銷售額達到18.4億美元;而根據(jù)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08年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占比達到10.7%,比去年大幅增長了245%!
與此同時,APPStore自身的贏利情況卻和下載量并不匹配。按照國外的市場調研機構的調查結果,就在APPStore下載量突破10億大關的時候,蘋果的收益也僅超過1億美元(APP Store的贏利模式隨后進行分析)。
所以說,當我們?yōu)锳PPStore這種創(chuàng)新的運營模式歡呼的時候,不要忘了iPhone銷售量才是蘋果公司的硬道理。而這種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蘋果身上上演的時候,中國移動又要如何復制呢?畢竟中國移動是運營商而不是制造商。
結論:蘋果的更多贏利來自iPhone的銷售,這種模式國內運營商還無法借鑒。
問題二:APPStore的贏利情況和前景如何?
盡管蘋果的喬掌門對APPStore未來的盈利前景充滿了信心,但是目前APPStore的贏利情況確實不如下載量和應用程序數(shù)量的增長那么樂觀。決定蘋果公司在APP Store上收益的有以下幾個因素:
分成比例:蘋果公司和應用開發(fā)者的利潤分成比例為30%:70%,該比例是固定的,并不因為應用價格的變動而調整。
應用價格:目前蘋果公司對APPStore的應用價格限價最高為999美元,當然很少應用都會考慮這個“天價”,絕大部分應用的定價在5美元以下,據(jù)統(tǒng)計APPStore的應用平均定價為2.65美元(一說為2.67美元)。
收費應用比例:截至2009年3月,APPStore上的收費應用在整體應用占比依然維持在77%左右,余下23%的免費應用中,還有相當部分是為了吸引用戶試用的DEMO版本。
應用下載量:APPStore在推出的首月,應用下載量就輕松突破了6000萬,隨后下載量更是一路高歌挺進,目前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
用戶下載行為:上面的數(shù)字看起來都很樂觀,但真正決定蘋果公司收益的重要指標卻是用戶的下載行為,也就是用戶的實際下載中選擇免費應用的多還是收費應用的多,如果大部分用戶選擇下載免費的應用,那下載量再大也不能給蘋果公司帶來任何收益——盡管蘋果公司對這些免費應用和收費應用一視同仁。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決定蘋果公司收益的前四個主要因素:分成比例、應用價格、收費應用比例和下載量,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來引導和調整;但最后一個因素:用戶的下載行為,卻是最難左右的。根據(jù)O"Reilly公司調查的結果,客戶的下載行為已經直接影響了蘋果公司的收益情況。
APPStore剛開始推出的時候,下載收費應用和免費應用的比例是1:15,目前該比例已經下降到了1:40,照此比例測算,截至目前APPStore的10億次下載也只能帶來1億美元左右的收益。
從APPStore目前的運營經驗來看,分成比例和應用價格兩項因素的變化性不大,隨著應用數(shù)量的增加和下載量的增加,蘋果公司的收益自然會逐步上漲。但收益的上升速度和應用增長速度、用戶下載量的增長越來越不成比例,也就是新增部分指標的贏利能力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差,無怪乎風投公司Lightspeed提出了“APPStore將不再為蘋果帶來利潤”的大膽預測。
結論:絕大部分的應用下載行為并不能給蘋果公司帶來收益,相對贏利降低的趨勢還將延續(xù)。
- ■ 與【蘋果APP Store模式贏利情況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