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棉花價格不漲反跌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8-4-9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棉花 棉紡 棉價 農產品
- 中研網訊:
-
春節(jié)過去轉眼兩個月時間了。剛剛經歷了三月棉花市場的“過山車”行情,三月底四月初國內期貨與撮合市場的再度殺跌,給現貨市場棉花價格蒙上厚厚的陰影。多數軋花廠加快了出貨的節(jié)湊,連部分一直調子拉得老高的新疆棉企,也開始嘗試調低報價促銷,F在擺在我們眼前的事實是:棉花的市場供應量仍然充足,棉紡廠有意壓價、拖欠貨款,紡織品出口速度減緩,棉紡廠日子不好過。大量存棉企業(yè)面臨庫存四五個月,但棉花價格一分沒漲反有下跌意圖,農發(fā)行還要催促執(zhí)行還貸計劃的局面,心理與市場的雙重壓力,可想而知。不少棉花人感嘆:四月的日子確實難熬。
一難捱市場量能足,銷售送貨忙。三月份,內地市場棉花收購加工比往年活躍,籽棉收購量明顯大于往年。大多軋花企業(yè)隨加工隨銷售,送貨到廠。棉紡廠無須出門就能隨意挑選自己合適等級的棉花,在三月中下旬四月初國內期貨撮合連續(xù)破位下跌的影響下,棉紡廠甚至壓低一點價格,貨款延長一些時間支付,仍然有許多棉花企業(yè)爭相送貨。這給我們一個表面的印象,就是國內市場棉花資源十分充足,存棉企業(yè)想要漲價,恐怕難以如愿。
二難捱紡企日子差,產品庫存大。近幾年,由于棉紡廠紗錠增速過快,市場對棉紡產品的消費增速減慢,負作用逐漸在紡織企業(yè)的經營中開始顯現:棉紡廠生產利潤率明顯下降,大量棉紗棉布滯留庫存,賣不出去。更為嚴重的是07年國家實施紡織品出口退稅與今年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如兩道巨坎橫亙在紡織企業(yè)的面前。有數據表明,受次貸危機影響,今年美國進口我國的紡織服裝數量同比顯著下降。紡織企業(yè)日子不好過,棉花企業(yè)的存貨就難以銷售的順當。眼看周邊國家地區(qū)棉花與棉紗價格陸續(xù)都大幅上漲起來,惟獨我們國內紡織服裝消費不見起色,難免少數存棉企業(yè)者又氣又急,直呼現在的市場看不懂看不懂。
三難捱價格不見漲,支出卻增加。棉花庫存費用頗高,保管與損耗暫且不談,單占用資金的銀行利率就非常驚人:按農發(fā)行資金利率計算,庫存一噸標準三級皮棉每月需要付出利息80-90元,按從去年十一月計算,至今五個月合計利息支出就有四百多元,如果是商業(yè)銀行或其它信貸借款,利率更高,每噸皮棉月支出利息將近一百三四十元,五個月累計利息達到六百元左右。若庫存數千或上萬噸皮棉的話,合計已經支出了數百上千萬元的銀行利息,到現在仍然看不到價格上漲的跡象,試問有幾個能沉著冷靜心不焦急的人。
難捱歸難捱,也有兩點值得存棉企業(yè)安慰的地方:
第一點就是目前國內皮棉總體價位不高,現在勞動力與農資產品價格同比上漲幅度很大,逐漸推高了下年度新花成本,加之外部國際市場棉花價格高企,可以預見未來時間國內現貨棉花市場價格決不可能下跌,有或多或少上漲價格的預期;第二點就是進入四月,年后棉花收購小高峰即將結束,意味著內地上市推銷的皮棉數量急劇減少,而到三月底07年度已經過去七個月時間了,這期間總共才進口外棉一百三四十萬噸,新疆棉估計也銷售剛到半數,按760萬噸的總產量、平均每月95萬噸的消費量,可以算出內地棉花實際存量只有一百萬噸左右了,可能不久就要等到存棉的銷售優(yōu)勢,不論是變買方市場為賣方市場,還是向同等質量的新疆棉價格亦或向外棉價格靠近,內地余下的棉花都會隨整體市場價格出現恢復性上漲或報復性的上漲,畢竟年度后期尚有一百五十萬噸(國家增發(fā)配額為準)要進口近來彌補國內的用棉缺口,堅持到最后的存棉將是眾多內地棉紡企業(yè)追捧的熱門。
對于國內棉花年度來說,三四月的市場總是微妙的緊,從上年十月收購中期到此,棉花市場價格平穩(wěn)的多,說漲沒漲多少,要跌也跌不到哪去。但三四月一過,風云往往突變,說漲呼呼的往上竄,說跌呼啦啦跌得快,與之前的市場氣氛差距甚遠。從03年度以來至去年年,一跌一漲,一跌一漲,現在又到四月天,捱過了這個月,我相信會有一個不小的驚喜在等待著存棉企業(yè)者的光臨。
- ■ 與【棉花價格不漲反跌】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