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隨著女性在運動領域參與度不斷提高,許多體育公司的產品生產和銷售也開始直接面向女性。同時盡管國內品牌現在仍然把焦點集中在大眾市場上,但可以預料到的是像李寧和安踏這樣的領軍者會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轉移到女性消費者身上。 在購買運動裝時,價格是她們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50.2%的受訪者提到了價格)。但是女性對于吸引力(29.8%的受訪者提到吸引力)和時尚性(21.1%的受訪者提到時尚性)的重視程度超過男性。盡管比例相當于男性的兩倍,但表示名人代言因素對于她們如何選擇影響非常大的受訪女性比例只占3.1%。
對于運動裝,盡管女性消費者首先考慮的是價格,但她們也不會忽視服飾的時尚性。相比較而言,中國男性更關注他們運動裝的耐用性。
根據FT Confidential Research(《投資參考》是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的提供高端研究服務的機構。),中國市場上女性在運動領域的參與度不斷上升,同時阿迪達斯超越耐克成為中國市場上最受女性歡迎的運動裝品牌。
在第四季度,相互競爭的耐克和阿迪達斯在中國運動裝市場上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并同時繼續(xù)壓縮中國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最近,在對2000名城市消費者進行品牌調查后發(fā)現,44.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平時購買的運動裝品牌是耐克或者阿迪達斯。這一比例與一年前調查得出的39.6%相比呈上升勢頭。
與2015年調查得出的結論相比,國內品牌李寧情況基本上沒變,大概有11.1%的受訪者表示會選擇李寧。但安踏與361度所占比例有所下滑。
總的來說,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阿迪達斯的品牌知名度上升了3.1%,而同期耐克上升了1.4%。在二線城市,選擇阿迪達斯的受訪者比例上升8.1%,達到24.5%。與此相比,選擇耐克的受訪者比例為20.4%。
在女性消費者當中,阿迪達斯的受歡迎程度超過了耐克。調查發(fā)現,通常會選擇阿迪達斯品牌運動裝的女性消費者所占比例從18.4%上升到了22.2%。而經常購買耐克品牌的女性消費者比例從21.0%下降到了20.3%。
在2013年,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推出面向女性的“以姐妹之名全傾全力(all in for my girls)”的廣告?,F在,阿迪達斯在中國具有5家專門服務女性的門店,而到2020年該公司計劃將這種門店的數量增加到20所。在大中華區(qū),阿迪達斯在女性運動裝上的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22%上升到了2015年的27%。耐克也已經把重點放在了女性市場上。為此,耐克致力于開拓針對女性消費者的零售空間。
本土品牌現在仍然把注意力放在憑借低端產品搶占大眾市場這方面。盡管他們已經根據市場潮流開始慢慢進行改變,但與耐克阿迪達斯相比,他們很明顯地慢了一拍。在女性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我們相信國際和國內品牌都會注重對女性市場的開發(fā)。
全民健身,政府號召民眾從電視機旁離開
在2014年,中國政府開始加大在體育方面的投資。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自上而下提升健康和消費水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這個國家在國際賽事中的成績。
從家庭層面來說,收入的增長以及對體育鍛煉益處的認識進一步增加都刺激了人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在上個月,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的提供高端研究服務的機構《投資參考》對1000名市民進行了調查。結果發(fā)現只有7.8%的人說他們不做運動。而在2015年九月的調查結果中,這一比例為10.1%。
女性對體育運動參與熱情的提高是這一數據下降的主要原因。具體而言,表示不參加體育運動的女性比例下降4.3%至10.4%。而表示不參加運動的男性比例之下降了0.2%至5.2%。此外,在女性當中,表示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在于減肥的比例為26%。這一數字幾乎是男性的兩倍。
然而,在運動積極性方面,女性遠不如男性。只有65.2%的女性表示一個月至少會參加一次體育運動。而男性在這一方面的比例為72.8%。
運動裝價格對于消費者選擇何種品牌影響非常大
盡管女性對于運動的參與熱情不如男性,但她們對于運動裝和其他裝備的投入超過男性。在過去的12個月里,平均每位女性花在運動裝上面的錢數目為1141元(165美元),而同期男性的支出為1081元。
在所有運動項目當中,跑步是最受歡迎的。2016年在中國田徑協(xié)會報備的跑步比賽由2011年的22項增加到了328項,而參與的專業(yè)和業(yè)余運動員的數量達到了280萬。而在女性當中最受歡迎的運動是羽毛球。大約39%的受訪女性都表示會參加羽毛球運動。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中國智慧園區(qū)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
隨著園區(qū)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地位愈加重要,產業(yè)集聚程度越
中國煤炭貿易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fā)展前景預測
能源是全球發(fā)展和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作為三大能源之一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物質生活的水平不斷提出更高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