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近日日媒披露的3月份美日雙方就"釣魚島戰(zhàn)事"舉行的推演中設想的場景之一。由于"軍艦進入釣魚島12海里范圍"會使中日雙方在主權爭議上沒有任何余地,所以截至目前,雙方都只是向該范圍內派遣海警力量執(zhí)行任務。
日本《讀賣新聞》英文版5月7日報道稱,今年3月下旬,約20名日本和美國政府前高級官員及日本自衛(wèi)隊前成員參加了一場關于釣魚島的假想戰(zhàn)爭演習。參與人員被分成了三個小組,分別代表日本、美國和中國,以評估各方可能采取哪些措施。參與者設想并檢驗了兩個主要場景。
此次推演是由總部位于華盛頓的研究機構"笹川和平財團"組織的,在一處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的專屬設施內進行。由笹川和平財團的研究員、美國前海軍陸戰(zhàn)隊官員肯德爾指導,中國隊由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亞洲事務主任韋德寧等美國人扮演。
第一個場景為:
20名日本右翼團體武裝人員登上釣魚島,并在網上傳播他們的主張,宣稱他們?yōu)槿毡菊畬︶烎~島實施實際控制。針對這一事態(tài),日本海上保安廳派出100名警力登上釣魚島。
鑒于島上右翼人員是日本國民,日本沒有動用海上自衛(wèi)隊。
此時中國方面與日本取得溝通,表示中方在48小時內不會動用海軍力量,但如日方逾期不能妥善處理事態(tài),隨后的行動無法保證。同時中方懷疑日本政府對右翼武裝團體提供秘密支持,并向釣魚島附近海域派出一艘軍艦。
日方對此的回應是,"釣魚島是日本領土",如何處理是"日本內政",中日此次溝通并未達成共識。
由于中方面臨國內輿論壓力,可能不得不采取強硬行動。日方決定立刻逮捕島上右翼分子。為了確保中國不動用海軍力量,日方決定只讓海警參與行動,而不動用海上自衛(wèi)隊。
由于日本海警未能在48小時內控制住島上武裝人員,日方在慌亂中開始討論派遣海上自衛(wèi)隊以確保安全。但海上保安廳代表堅持可以在沒有軍方參與的情況下控制住局勢,因此海上自衛(wèi)隊仍然沒有參與行動。發(fā)生這種情況的理由是,日方認為只有針對"敵人"時,才能動用軍事力量,而海上自衛(wèi)隊參與釣魚島行動,也會為中國派出海軍處理釣魚島事件提供借口。
(截至目前,中日雙方都未曾向釣魚島12海里內派遣軍艦。因一旦一方軍艦進入該區(qū)域,另一方要么放棄主權主張,要么也必須派出軍艦進行對峙或采取進一步行動。2016年6月,在"南海仲裁"事件達到輿論高潮時,中俄軍艦曾在釣魚島附近<12海里外>與日本軍艦對峙。觀察者網注)
由于局勢僵持,美方向日方施加壓力,要求迅速解決事態(tài)。美方認為日方動用軍隊的選項是可行的,而且美方已經準備好一旦日方提出要求,就根據"日美安保條約"覆蓋釣魚島的一貫表態(tài)采取行動。
日方向美方回應稱,仍堅持加派海警力量解決事態(tài),將派出帶有40毫米炮的海警船只向島上開火,并仍然堅持釣魚島事態(tài)是"日本內政",不愿美方軍事力量干預。
美方表示,其最高關切是"避免戰(zhàn)爭并防止局勢惡化",美方支持日方使用非軍事力量解決問題,并呼吁中方保持克制,不采取任何軍事行動。同時,美方秘密調遣一支力量前往西太區(qū)域,以防偶發(fā)事態(tài),但美方不認為該地區(qū)在短時期內會有危機發(fā)生。
但中方的行動超出了美日雙方的預計,由于中方一貫主張"在主權問題上沒有妥協(xié)的空間",在48小時期限之后,中方派出一艘導彈驅逐艦進入釣魚島領海水域,并派遣一直特種部隊登上被日本右翼分子占據的島嶼。中方認為美方不會介入,因為美國軍事力量尚未做好相應準備。
該場景推演至此結束。
日本小組在推演后的交流中稱,為了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并未派出軍事力量介入事態(tài),但由于與中方溝通不暢,導致中方認為日方沒有解決事態(tài)的決心和能力,并因此向釣魚島派出了軍事力量。而美方認為,無法理解日方在派遣軍事力量方面的決策困難,這對中方決策產生了錯誤的影響。但這一推演是現(xiàn)實狀況的某種反映。
第二個場景為:
6艘中國海警船和20多艘漁船進入釣魚島海域,一艘日本海警船與中國船只相撞,數名中國船員落水。
日本決定派遣10艘巡邏船前往事發(fā)海域以防止中國船員登上釣魚島。為防事態(tài)惡化,一艘宙斯盾艦被派往釣魚島附近海域,并抵近附近的中國軍艦。
美方基于其"平息事態(tài)并防止沖突升級"的立場,呼吁中日雙方保持克制。
中方向美方進行溝通,堅持因日方的行為導致了事態(tài)發(fā)生,建議中日雙方同時撤出各自船只,并邀請美方作為中間人。日方一開始拒絕接受該建議,稱有損其主權立場,但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做出讓步。
該場景推演至此結束。參與各方最后發(fā)出歡呼,認為"外部壓力發(fā)揮了作用"。但日本隊一名成員表達了不滿:"我們從中了解到,美國更加擔心與中國發(fā)生沖突,而不是站在日本的立場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相關閱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腫瘤醫(yī)院行業(yè)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入
中國記錄媒介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融資戰(zhàn)略咨詢
記錄媒介研究報告對行業(yè)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
充電基礎設施研究報告對充電基礎設施行業(yè)研究的內容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