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高考實行;1966年到1977年間,高考暫被廢除;1977年,高考恢復……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考試之一,高考被認為是相對公正、公平、公開的人才選拔形式。多年來,高考影響了上億名考生的人生軌跡,也鐫刻著國家發(fā)展、時代變遷的印記。
今年是恢復高考40周年,我們找到幾位參加1977年高考的“考生”,聽他們說說當年的故事,也許和他們比起來,現(xiàn)在的考生還是相當幸福的。
史晉川
杭州大學77級政治系
現(xiàn)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那張粉色準考證我還留著
史晉川保存著當年的準考證。
1977年5月31日,晴。
“鄭阿姨告訴我一些關于今年大學招考的內部消息,今年的招考是文革十年來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史晉川在當天的日記里寫下這樣一句話,那時他已經(jīng)在浙江臨安高虹公社插隊兩年多,但并不知道他將迎來一個改變人生的夏天。
自己編復習題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當年招考的消息,只是 招考 并非 高考 ?!比缃褚咽钦愦笪目瀑Y深教授的史晉川說,當時上大學都是單位推薦,他雖然在公社表現(xiàn)不錯,但推薦名額估計輪不到自己,“那時大家都知道,上大學的選拔標準不是文化程度。沒有點關系、沒有領導欣賞、不開點后門,上不了大學,文化水平反而是最后考量的。”
1977年6月4日,晴。
“今天早上起床,燒好飯之后,開始復習英語。復習初中第一冊一至五課?!笔窌x川在當天的日記里提醒自己,“念書,讀大學是好事,但不能因此而引起情緒的波動,影響自己的工作、學習。要在搞好工作的前提下,抓緊自己的文化課復習?!?/p>
無論如何,他想要努力地去試一試?!叭ゲ尻牭臅r候我隨身帶了一小箱書,除了馬列選集和毛選,還帶了初高中課本和袖珍英漢詞典,還有一本新華字典?!笔窌x川感慨地說,他至今仍慶幸沒有放下學習。
1977年,施行了7年之久的“推薦上大學”制度被廢止,高考恢復。“我們從《人民日報》上正式確認了恢復高考的消息?!?/p>
激動嗎?“沒有時間激動,當時距離初試只有一個多月時間了,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工合作,集體復習?!笔窌x川說,當時知青中凡是高中畢業(yè)的都打算去試一試,可是復習資料實在匱乏,怎么辦呢,“我們分工合作、各展所長,自己編復習題,自編自答,自己手抄復寫,分發(fā)給大家?!?/p>
1977年高考,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在冬季進行的高考,11年間積壓的數(shù)百萬考生,從山村、農場、工廠、礦山、營房、學校涌向新設立的各級招生委員會,從各個角落搜出塵封的課本,一場空前規(guī)模的大學習大復習隨處可見,朗朗書聲隨處可聞。
當時知青們自己編寫的作文題里有一篇《赴考》:我迎著燦爛的太陽,走在赴考的路上……這是一條什么“路”呢?這是一條希望的路。如果沒有那年的高考,他又打算走一條什么樣的路呢?“回城當工人,或者報名參軍,當時我們的選擇并不多。我內心最想去的地方還是大學校園?!笔窌x川說,如果不是那年恢復了高考,或許他還有其他選擇,但多半不會走上如今的道路,那就再沒有搞經(jīng)濟研究的史晉川,沒有了從“七五”到“十三五”連續(xù)七次參與浙江省五年規(guī)劃制定的史晉川。
同學不少年
1977年12月22日,史晉川和通過初試的其他考生提前一天趕到了臨安縣城,準備參加第二天的復試。只要通過復試,他們就相當于一只腳跨進了大學校門。
“從我插隊的生產(chǎn)隊到臨安縣城還挺遠,我們要先坐手扶拖拉機到公社,再轉長途班車到縣城,提前一天就在臨安中學附近找了個小招待所住下了。”復試的考場就設在臨安中學。史晉川的政治課學得好,臨考前一晚還在幫同房間的考生復習,結果他的大嗓門引來了隔壁的考生,一個帶一個,招待所的小房間里很快就擠滿了人,成了臨時課堂?!爱敃r真的是這樣,每個人都很努力,誰都不想放棄來之不易的機會。”
1977年12月23日,復試第一天。
“我記得那天天很冷,但我坐在考場里已經(jīng)感覺不到冷,只覺得激動、興奮?!彼f,初試的規(guī)模很驚人,整個公社六七百知青(包括回鄉(xiāng)知青)近一半都報名參加了初試,但大部分被刷下來了,進入復試的只有幾十人。
每次監(jiān)考老師走到身邊看答卷,史晉川總是忍不住抬頭看他,似乎只有從他臉上看到嘉許的表情,才能多放一點心?!澳菚r候距離高中畢業(yè)已經(jīng)近三年,太久沒有參加考試了,心里終究是忐忑的。”恢復高考第一年,史晉川插隊的公社一共有5個人考上大學,他是其中之一。
1978年1月起,恢復高考后的首次招生工作進入錄取新生階段?!拔覀冋綀蟮绞?978年年初,我被當時的杭州大學政治系錄取了?!笔窌x川說,當時政治系一共錄取了140多人,那年他21歲,按年齡排在系里只能算小弟弟。
史晉川分在政治系二班八組,學號770078。他的同學多數(shù)都已非少年?!拔覀冃〗M長老林30歲,來報到的時候已經(jīng)結婚,有四個兒子,最大的一個上小學二年級。”這在77級大學生中算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和史晉川一樣,很多考生仍保留著1977年高考的準考證,那張還沒有手掌大的深粉色小紙片,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
張涌泉
杭州大學77級中文系
現(xiàn)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看到作文題《路》心情復雜
錢報記者在查看老杭州大學的資料時,看到了一份77級新生名單。其中在中文系名單中,記者看到張涌泉的名字,編號是770184。目前在浙大人文學院任教的張涌泉教授看到當年的新生名單,他很是感慨,“一晃40年過去了。”
他回憶說,恢復高考那年,他22歲,正在浙江義烏的一個縣城中學當老師,而且還是代課老師?!安凰阏絾T工,那時老師少,我要教語文、機電甚至音樂。”
他記得有一天,學校相熟的老師拿了份報紙興沖沖來找他,進門就大喊:恢復高考了!張涌泉還有點懵,拿過《人民日報》仔細看,才知道高考恢復了。“當時一瞬間,我就意識到,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來了,很快下決心參加高考?!彼襾砀鞣N學習資料開始自學。幸虧一直在學校的關系,很多知識沒有落下?!靶睦餂]底,就是想沖一把。”他記得當時學校里有3個老師決定參加高考,幸運的是,他們最后都考上了,很多年后,他們依然保持著聯(lián)系。
他說,當時全省考試前,縣里還要進行一次選拔考試,去掉基礎太差的人。“當時縣里的考試來的非常多,年齡相差很大,有十幾歲的,也有30歲的,縣里考完了通過之后就通知可以參加全省考試,當時距離考試只有兩三個月了。當年省里的統(tǒng)考也是在縣里考的,考了兩天,心情很緊張?!?/p>
他說,至今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語文的作文——《路》?!爱敃r看到這個作文題目,心情很復雜,其實當年那次高考,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我們的人生道路,從此就走向了不一樣的方向,所以大家都拼命往這條路上擠。”
張涌泉說,當時他填報的志愿有杭大、浙師大等,“當時也沒多想,就想著能考上大學就行了,就想著離開小縣城?!?/p>
后來張涌泉在杭大讀書,遇到不少名師,之后就走上了學術之路。他說:“高考確實改變了我的命運?!?/p>
中研網(wǎng)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jīng)濟門戶,聚焦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chǎn)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jīng)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相關閱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wǎng)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chǎn)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過濾材料行業(yè)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過濾材料行業(yè)的國內外發(fā)
中國城市綜合體建設行業(yè)發(fā)展?jié)摿Ψ治黾巴顿Y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yè)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綜合保稅區(qū)行業(yè)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指導
“十三五”規(guī)劃對“十二五”規(guī)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