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過軟件支持和云端進行數據交互的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一、可穿戴設備的概念及發(fā)展階段
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過軟件支持和云端進行數據交互的設備。其思想和雛形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70-80年代有概念設備推出,2012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終端開始爆發(fā),2013年下半年進入產品密集發(fā)布期。
從市場角度看,互聯(lián)網巨頭跨界進入可穿戴領域,并成為市場主要推動者,其中谷歌2012年發(fā)布的Google Glass第一次掀起可穿戴熱潮。百度、蘋果、360等隨后進入,舉措頻繁,小米手環(huán)的火爆加上APPLEWATCH的助推,帶動可穿戴市場整體進入迅速擴張階段。得益于可穿戴設備種類的增加、產品技術的漸趨成熟、用戶體驗的提升、價格的下降以及各大廠商的積極投入研發(fā),可穿戴設備的發(fā)展已經進入了井噴期。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可穿戴產品形態(tài)各異,主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手環(huán)、意念控制、健康穿戴、體感控制、物品追蹤等。其中,醫(yī)療衛(wèi)生、信息娛樂、運動健康是熱點;產品功能方面,互聯(lián)(NFC、Wifi、藍牙、無線)、人機接口(語音、體感)、傳感(骨傳感、人臉識別、地理定位、各類傳感器)是該類產品必不可少的功能。從品類分布來看,可穿戴設備呈現出“三權分立”的局面,手表、手環(huán)、耳機產品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其中耳機產品的異軍突起與現如今原來越多的手機產品取消3.5mm耳機接口這個原因不無關系。可以說是手機上的一個小改變推動了一個產業(yè)的發(fā)展。
數據顯示,2013-2020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呈逐年上漲的趨勢,起步增速較快,近年有所下滑。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37億部,較上年同比增長81.2%,可穿戴設備市場擴張迅速。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4.447億,較2019年大漲32%。從市場格局來看,目前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主要由蘋果、小米、華為、三星、FITBIT、谷歌、亞馬遜、華米等玩家瓜分,出貨量排名前5的廠商份額不斷提升,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購買力逐漸增強。良好的經濟環(huán)境推動了中國智能可穿戴產品的普及,助力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yè)的發(fā)展。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yè)的技術水平持續(xù)提高,元器件、操作系統(tǒng)及開發(fā)平臺等技術的發(fā)展為行業(yè)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持。近年來中國可穿戴設備飛速發(fā)展,取得傲人的成績,202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產量達15972萬臺,較2019年增加了3720萬臺,同比增長30.36%,更關鍵的是,其市場潛力仍然十分巨大,預計2024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產量將達到34403萬臺。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guī)模由147.9億元增至559.2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2022-2027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zhàn)略定制報告》顯示:
近年來中國可穿戴設備產量長期占據全球總產量三成以上的比例,202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46.66%,較2015年的37.23%增長了9.43%,預計2024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例將達到56.48%。2021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投資熱情高漲,2021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共發(fā)生71起投資事件,較2020年增加了12起,同比增長20.34%,投資金額為126.29億元。
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術要求的手表。除指示時間之外,還應具有提醒、導航、校準、監(jiān)測、交互等其中一種或者多種功能;顯示方式包括指針、數字、圖像等。目前,可穿戴設備以智能手表和基本手表組成的手表品類的復合年增長率最高,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出貨量從2016年的0.21億塊迅速增長至2021年的1.28億塊,年復合增速為43.55%。
根據IDC最新發(fā)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350萬臺,同比增長17.3%,是自2022年以來季度最大規(guī)模出貨。盡管尚未恢復到2021年的出貨水平,但在戶外和出行活動放開的大背景下,可穿戴市場需求開始松動,加之年中大促帶來的多款主流型號產品價格下調的刺激,市場整體呈現復蘇狀態(tài)。
三、可穿戴設備行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及投資前景分析
國內外獲得投資金額較高的機構主營產品以智能眼鏡、虛擬現實眼鏡居多。此外,部分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企業(yè)獲得的投資筆數和投資金額都保持了較高的水平。5G的真正意義在于打開萬物互聯(lián)的物聯(lián)網時代,5G商用產品也將突破以往的手機、電腦和智能穿戴設備,更多的人工智能產品將進入公眾視野并成為生活標配。未來將是5G與物聯(lián)網碰撞的時代,可穿戴設備將迅速普及,成為物聯(lián)網的重要入口與應用終端。報告預估 2023 年全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 4.427 億臺,同比增長 6.3%。此外,IDC還預估 2027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 6.445 億臺,復合年增長率 (CAGR) 為 5.4%。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chuàng)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yè)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yè)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yè)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zhàn)略定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jié)選
免費咨詢行業(yè)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zhàn)略定制報告
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過軟件支持和云端進行數據交互的設備。其思想和雛形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70-80年代有概念設備推出,2012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終2...
查看詳情
唇彩一直是美容產品中最受歡迎的一種,不同的品牌在這一行業(yè)中競爭,市場潛力巨大。本文結合當前唇彩行業(yè)的發(fā)展態(tài)勢,...
鎢制品具有高熔點、高密度、高硬度,應用廣泛。自19世紀 末,鎢第一次被用以生產合金鋼和硬化鋼以來,其產品由初級品...
鋼鐵行業(yè)是重要的中游行業(yè),上游承載有色金屬、電力和煤炭行業(yè),下游銜接機械、房地產、家電及輕工、汽車、船舶等行業(yè)...
cdn行業(yè)市場深入分析目前國內主要為運營商數據中心和網絡中立的第三方數據中心,提供cdn市場集成和運維服務(7*24h)...
隨著智能電視時代到來,電視節(jié)目更加豐富,但看電視的收費項目卻越來越多,機頂盒、遙控器的操作也越來越復雜。尤其對...
我國科學家研發(fā)出新型稀土開采技術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fā)出風化殼型稀土礦電驅開采技術,稀土回收率提高約30%,雜質含量...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