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休閑時代中國旅游發(fā)展對策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9-1-21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旅游 經濟 云南 香格里拉
- 中研網訊:
-
2008-2010年中國正餐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游樂場設備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旅游景點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飯店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與信息時代,社會生產力迅猛發(fā)展,勞動者的勞動時間逐步縮短,這必將帶來與人類文明發(fā)展同步的休閑時間的增長,世界必將逐步進入普遍休閑的社會。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根本目的之一的休閑,將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休閑旅游是21世紀中國旅游發(fā)展之路的必然選擇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休閑消費的需求迅速增長,休閑不只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大眾化的普遍行為,國人會擁有越來越多的時間與金錢去享受各類豐富多彩的休閑生活,一個大眾化的休閑時代正在到來,休閑已經成為全國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重要內容。休閑權將成為我國在21世紀休閑時代基本的社會需求。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盡管人們的休閑方式因個人的生活習慣、偏好和價值觀而異,呈現(xiàn)多種形式。但毫無疑問,基于休閑目的在異地尋找精神的愉悅和內心滿足的休閑旅游應是人們重要的、比較普遍的、積極的休閑方式。中國國家國家旅游局公告稱,經國家統(tǒng)計局確認,2006年國際國內旅游總收入8935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國內旅游總人次為13.94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5.0%;國內旅游總收入為6230億元,比上年增長17.9%。2007年“五一”黃金周全國出游達到1.79億人次,同比增長22.7%;旅游收入7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8%。數據表明,當今的中國,旅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進入了大眾化消費的新階段,旅游已經成為中國百姓生活消費函數中的常規(guī)因子。
現(xiàn)如今,越來越多的居民出游已不滿足于在各個旅游點之間長途跋涉、疲于奔命、趕鴨子一般的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從傳統(tǒng)的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向通過旅游者能以自己喜愛的相對自由的方式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增添生活情趣、發(fā)展自我、充實精神,充分享受旅游過程中人與自然融合帶來的思想的純潔與安寧以及內在的愉悅和幸福體驗、創(chuàng)造生活等轉變。如以消閑和娛樂為主要目的城市居民,成群去大城市邊緣的旅游小鎮(zhèn)和鄉(xiāng)村度周末成為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因此,我國旅游需求正經歷著從淺層的觀光旅游,到放松身心和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式的休閑性旅游轉變。以休閑為主要目的的休閑旅游已經成為旅游業(yè)中的熱點。國外,休閑旅游已成為時尚。在歐洲和北美,旅游活動是重休閑輕游覽,人們出門旅游不重視看景,重視度假休閑,旅游目的是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有資料顯示,歐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輸出的70%以上是旅游度假休閑?梢姡勺杂芍涫杖、閑暇時間和消費模式三大促進因素共同構成了休閑旅游市場發(fā)展的總體背景。催動了旅游市場需求的演變,休閑旅游在整個旅游市場結構中的比例不斷提高;一個以休閑為主的旅游時代正在來臨。
二、 中國休閑旅游發(fā)展存在的問題
1.旅游的休閑觀念尚未深入人心改革開放以后,被壓抑的旅游勢頭瞬間爆發(fā),一些地方政府過于追求旅游產業(yè)規(guī)模的擴張,片面追求旅游產業(yè)的經濟效益,對旅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發(fā)揮和全面提高重視不夠,迅速地走上了功利之路,有組織、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的旅游活動則日漸淡化甚至扭曲了旅游原本具有的休閑性質和功能,淡化了旅游的休閑觀念,而成為旅游業(yè)主賺錢的一種手段。目前的休閑旅游多是從產業(yè)的角度,講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旅游過程的管理和服務,旅游業(yè)的投入和產出等,而不特別注重旅游者的內在感受和休閑效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休閑旅游業(yè)當然要取得經濟效益,否則休閑旅游業(yè)便無法發(fā)展壯大。但在21世紀休閑時代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休閑旅游業(yè)要能夠取得經濟效益,就必需更好地滿足旅游者休閑、消譴及多方面發(fā)展自我的這種社會需要[1]。休閑旅游更強調旅游活動的質量,休閑旅游直接關注的是對旅游者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直接關注的是旅游者的內在感受和休閑效果以及旅游者身心全方位的休閑滿足,直接關注的是旅游者的一種文化經歷、文化體驗、文化傳播、文化欣賞,滿足人的心理和精神以及多方面發(fā)展自我的需要。
因此,21世紀的休閑旅游應是服務于旅游者的休閑——人的價值和意義,而不是服務于產值的增長和業(yè)主利潤的增加,休閑旅游的核心問題是強化旅游的休閑觀念,強化以人為本的旅游服務理念,向旅游者提供一流的服務,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滿意,這才是取得休閑旅游業(yè)經濟效益的根本手段。只有如此才能全面提高休閑旅游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休閑旅游的文化內涵尚待豐富
2007年“五一”黃金周資料顯示,傳統(tǒng)文化景點的吸引力變得十分強大,從山東曲阜孔廟、北京故宮到山西五臺山,從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到拉薩的布達拉宮,這些代表我國文明瑰寶的傳統(tǒng)文化景點,游人如云,顯示出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休閑社會”中依然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出游人數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而深圳特區(qū)及其世界之窗、歡樂谷等著名的甚至一度輝煌的人工景點,接待的游人數量均出現(xiàn)同比負增長局面。這對于文化含量相對較低的人造景觀,提出了再次創(chuàng)新的壓力。
有調查顯示,中國為數不少的休閑旅游景點缺乏文化,現(xiàn)在許多人進行的休閑旅游活動較單調,很多人到了休閑旅游景點甚至不知該如何去打發(fā)時間。著名旅游經濟學家魏小安說,文化是休閑的指向,休閑旅游者追求的本質是文化,文化也是休閑的靈魂[2]。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旅游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事業(yè),又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事業(yè)!边@些都表明把旅游業(yè)當作文化事業(yè)來辦,是發(fā)展旅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因此,休閑時代對發(fā)展休閑旅游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大力提升休閑旅游的文化內涵。3.休閑旅游理論研究尚待提高
與國外休閑研究水平相比,目前我國的休閑研究和教育還比較滯后。從研究方面來看,休閑引起我國學術界重視也僅僅是近幾年的事,而國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形成了分工細致、涵蓋廣泛的完善的學科體系。從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到研究隊伍,我們都還存在較大差距。從教育方面來看,美國早在1918年就將休閑教育列為高中教育內容。在發(fā)達國家"休閑教育"幾乎是所有人(從小到老)的一門必修課。國外的休閑教育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類是專門性的理論教育,即在大專院校設置相關專業(yè),進行休閑經濟學、休閑管理學、休閑統(tǒng)計學、休閑行為學、休閑心理學等方面的教育,為休閑發(fā)展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另一類,也是更為重要的,是普及性的實踐培訓,針對社會所有群體開展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休閑習慣,如何提高休閑主體素質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全社會公民的休閑意識和休閑能力,使休閑成為所有人一生的必修課。在這兩方面,我們都還剛剛起步,尤其是后者,對全體國民進行休閑教育幾乎處于空白。不僅學校缺乏休閑教育,家庭和社區(qū)等也沒有休閑教育,自覺而有意識的休閑教育幾乎為零。
4.休閑旅游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在傳統(tǒng)的觀光旅游中,人們追求在一次旅行中參觀盡可能多的景點(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顯然,過去的游客是缺乏經驗的大眾消費者,標準化的旅游產品就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而休閑時代的旅游者主要是為了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增添生活情趣、發(fā)展自我、充實精神,充分享受旅游過程中人與自然融合帶來的思想的純潔與安寧以及內在的愉悅和幸福體驗、創(chuàng)造生活,尋求的是個性化、人性化與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這就給休閑旅游產品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我國休閑旅游產品設計沒有突出休閑旅游的特點,沒有突出個性化、人性化與主題化,休閑旅游產品不能滿足休閑旅游不同的細分市場和同一市場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休閑旅游點上,往往看不到適合農民群體的有針對性的休閑旅游消費服務,在休閑旅游業(yè)的產品鏈條上,更缺少適合農民的休閑旅游產品。有專家指出,沒有9億農民參與休閑旅游消費,中國成為旅游大國、強國,就只能圓“半個夢”。 又如有部分休閑旅游景點經營者沒有深入領悟休閑旅游的特點,依然只是希望靠景區(qū)漲價,“一天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的方式經營休閑旅游產品。
三、休閑時代中國休閑旅游的發(fā)展對策
1.強化旅游的休閑觀念,注重提高旅游服務水平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休閑旅游需求, 政府在發(fā)展休閑旅游產業(yè)的過程中應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國各級旅游行政部門首先必須強化旅游的休閑觀念,強化以人為本理念。必須針對休閑旅游發(fā)展的需要和特性,制定政策,扶持、推動休閑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建立休閑旅游產業(yè)統(tǒng)計體系;制定休閑旅游行業(yè)標準;將休閑旅游管理納入職能范圍,設立專門部門加以管理;在制定旅游規(guī)劃時應納入休閑要素。政府應撥付一定的財政撥款用于休閑旅游設施建設來滿足全社會各個層次的需求;政府更應重視休閑教育。
旅游企事業(yè)單位也必須強化旅游的休閑觀念,強化以人為本理念,更加注重提高服務水平。要以旅游者需求為出發(fā)點,要正確理解和細心揣摩旅游者的各種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以旅游者滿意為目標,使休閑旅游服務將從標準化和集中化轉向個性化、人性化與多樣化服務。
2.提升休閑旅游的文化內涵
我國各級旅游行政部門與旅游企事業(yè)單位,要充分認識到挖掘傳統(tǒng)文化,弘揚新的文化是旅游工作者面對的重要任務。要把了解旅游者的各種文化需求、提升休閑旅游的文化內涵貫穿于旅游規(guī)劃、旅游設施與旅游點的建設、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與保護、旅游產品的提供,以及旅游服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讓旅游者在休閑旅游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審美情趣、感受能力和鑒賞眼光,才能讓出門旅游成為人們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種綜合的休閑方式,才能將休閑旅游真正變成社會文明的一份動力。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休閑旅游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3.加強休閑理論與休閑旅游理論研究
首先要加強休閑理論與休閑旅游理論研究。要建立專門的休閑研究機構,盡快完善我國休閑研究體系,提高研究水平,真正為政府決策、企業(yè)投資、居民休閑提供科學的智力支持,要與有關部門共同配合,研究提出促進旅游休閑發(fā)展的指導性文件,推動國內旅游休閑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提出政策性建議,促進旅游休閑市場較快發(fā)展;要幫助和引導企業(yè),開發(fā)休閑市場,促進旅游消費。
另一方面要大力對全體國民進行休閑教育。要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中,施以有計劃的指導和訓練,養(yǎng)成學生正確的休閑觀念及休閑活動能力,養(yǎng)成學生善于運用休閑時間,享受休閑活動的價值。更需要在在高校設立休閑教育課程,學習適合個人的休閑技能,改變狹隘的休閑觀念和消極的休閑方式,一方面是滲透休閑理念和休閑價值觀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迅速培養(yǎng)一批對休閑管理與服務業(yè)及政府的休閑政策頗有實用價值的分析、預測、規(guī)劃和管理的專業(yè)人才。從而促進旅游全行業(yè)掌握休閑理論與休閑旅游理論,用以指導工作實踐,使中國旅游業(yè)永遠立于休閑時代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潮頭。此外還需要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如電視、廣播、報刊雜志、書籍等指引幫助廣大國民樹立正確的休閑旅游觀念。
4.開發(fā)適應休閑旅游多層次需求的個性化、人性化休閑旅游產品
旅游工作者應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首先考慮到游客的休閑需求,積極研究出大多數人都能夠享受的突出個性化、人性化的休閑旅游產品。要給旅游者帶來親切感、自豪感,使其感受到被關懷、被尊重,要增加旅游者的互動參與性。
另外為了使人們把更多的休閑時間用到旅游活動中來,旅游工作者應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考慮到休閑旅游的多層次需求,研發(fā)出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的休閑旅游產品。如周末度假游、家庭度假游、保健旅游、科技旅游、教育旅游、工業(yè)旅游、農業(yè)旅游、體育旅游、文化旅游、都市旅游、自行車戶外旅游、自駕車旅游、探險旅游、長途度假旅游、森林徒步自助旅游等等,以供不同層次旅游者的選擇,無論是鐘愛田園風光的休閑游,還是追求文化品位的休閑游,還是體驗民俗風情的休閑游,還是純粹尋求娛樂、消遣、健身的休閑游等等,都能得到滿足。只有這樣休閑旅游才會有日益廣闊的市場。
- ■ 與【休閑時代中國旅游發(fā)展對策】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