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歐洲服裝品牌:視覺營銷實踐的發(fā)展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7-8-3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歐洲 服裝 發(fā)展
- 中研網訊:
-
2009年中國地毯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出版日期】 2009年1月 【報告頁碼】 328頁 【圖表數量】 135個2009-2010年中國女鞋市場調查與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我國人口總數超過13億人,其中女性人口數量6.24 億,約占人口總數的48%。這是一個蘊涵著2009-2010年中國家紡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女裝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視覺營銷源于盎格魯-薩克森國家(英語國家,譯者注),隨著大批量銷售(超市,低價位專賣店、多品牌店等,譯者注)時代的來臨而出現(xiàn),最先是在食品行業(yè),為了滿足提高自選式貨架陳列的有效性這一需求,進而產生了技術性的視覺營銷。接著服裝行業(yè)(更廣義地講,涉及到個人裝備的大概念)對視覺營銷發(fā)生濃厚興趣,并將相關技術加以改造,使之適合了服裝商品的特點。就品牌來講,例如Gap或Next,成為視覺營銷領域的先鋒。
如今,國際品牌林立,競爭加劇,消費者不斷追求消費的樂趣,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正確地、目標明確地選擇和執(zhí)行視覺營銷策略已經變得必不可少了!但是就整個歐洲各個國家來說,某些銷售形式在某些國家更為先進。例如在英國,銷售總是圍繞著大商場和百貨商店,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論與歐洲整體銷售或其它銷售形式相比。意大利則在其銷售結構中保留了傳統(tǒng)的獨立零售商形式,并成為服裝銷售發(fā)展的空間。盡管整個歐洲范圍內的銷售方式各有不同,但不論是形象品牌還是概念品牌,從銷售點到代理商特許經營連鎖店,近年來都強烈地意識到了視覺營銷在市場營銷戰(zhàn)略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越來越多的形象品牌和概念品牌,包括設計師品牌開始確定自身理念,裝備道具以提高店鋪的吸引力,在形象與利潤間保持平衡。
通常對于視覺營銷的定義為: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其目的在于激活賣場的商品,顯示其價值。即在一個正確的場所。以最優(yōu)良的質量和最合適的價格銷售好的商品。生產商和銷售商必須在這一相同目標下緊密合作。
分公司連鎖店的影響
分公司連鎖店目前是目前唯一得到發(fā)展的銷售方式。這個新的游戲規(guī)則對其它的銷售方式、特許經營連鎖店和零售商集團來講是一個沉重的結果,分公司連鎖店越來越頻繁地被采用以替換其他銷售方式。自有店的擴張和成倍地增長,目的和優(yōu)勢在于提高利潤空間,有利于及時更新,提供在賣場嚴格落實視覺營銷設計的可能性,并更易于控制視覺營銷地實施。建立品牌特性對于連鎖店來說是生命攸關的,而建立品牌特性主要是通過銷售點完成的,因為銷售點提供了宣傳和溝通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視覺營銷和其技巧成為新分公司主義者理論的核心部分。但曾經視覺營銷理念的發(fā)展僅僅根植于技巧的改進,它只能起到使品牌形象更光鮮而已。作為對這種現(xiàn)象的反應,很多分公司主義者如今已經遠離了大眾化的視覺營銷理念,盡管這種大眾化曾經使它們走向成功,但是這種模式化的視覺營銷已經成為使品牌平庸化的一個現(xiàn)實的危險。他們也經常因情況改變戰(zhàn)略,如開設與獨立零售商店鋪類似的小面積銷售點,或擴大產品品類和推出短生命周期但更獨特的產品。這類戰(zhàn)略的變革特別是在概念品牌的運作上更為常見,如西班牙品牌ZARA或瑞典品牌H&M,在這類品牌的賣場中,產品品類的深度和廣度是以系列標牌區(qū)分的,每個系列標牌代表一個不同的市場(客戶)細分。
由此,銷售點的組織結構更類似于一種偽多品牌店。
空間的安排
90年代開始,消費者的流動性越來越強,不愿意被某一種銷售模式或某個檔次的產品俘虜,他們更愿意被吸引。80年代的炫耀之風,將品牌或設計師名號大加彰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新的消費模式取而代之,從此我們消費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為了讓自己愉悅,我們更希望在這個危機的年代多些安全感而不是顯示社會地位。由此,家(更廣義地說是生活圈)成為我們注意的中心。
以同一種形式,消費者可以用雪亮的眼睛看出商店和公共場所傳達的信息。服裝形象品牌和概念品牌的賣場要滿足兩方面地要求以刺激消費:產品品類區(qū)分的便捷性和美感。在德國科隆舉行的Euroshop國際商店設備展是一個聚集了銷售、市場營銷和賣場布置專業(yè)人士的場所,根據展會的調查就消費者而言,60%的消費決定是在進入賣場時完成的,服裝市場上的沖動性消費依然占據重要地位。
賣場布置設計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因此成本越來越高,品牌對每個賣場投入的資金也就越來越受限制。在此情況下對一種視覺營銷設計的重復使用成為降低成本的一個途徑。舉例來說,品牌EtVous,圣誕節(jié)時Royale大街專賣店的布置費用在1995年從以往地15000法郎每平米降到了10000法郎每平米,因為公司把設計推廣到了其它的銷售點。Euroshop國際商店設備展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天然材料的運用是最普遍的:木材或復合板材、玻璃、金屬和石頭。彩粉被大量用于顏色的表現(xiàn),占主導地位?偠灾磋睔w真和多樣化是如今店鋪設計的重點。此外,所有的人都意識到了照明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賣場中的主導作用。例如我們可以運用相應的燈光影響消費者的行程路徑,使某件產品獨立于其它產品以提高其價值,或使試衣區(qū)更具隱秘性。4、5年前燈光成本不到陳列總成本的10%,而現(xiàn)在已經達到近四分之一。
新技術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會被大量運用,商業(yè)場所的環(huán)境會被進一步改造,LEhi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電腦、影音多媒體系統(tǒng)、內部廣播、監(jiān)控器和電子貨架將在購物場所被大量使用以利促銷。
店鋪陳列的進步
以分公司自營店形式經營的概念品牌越來越多,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視覺營銷技巧也得到進一步提升,設計也更為制度化。因此,空間布置發(fā)展的同時,店鋪陳列也在同時進步,也就是說產品展示更嚴謹,這并不是指單純的店鋪建筑設計。如今我們努力提高的兩個方面是商品分類和貨架(包括貨架、人臺、掛架、倉位等擺放商品的空間,譯者注)的飽和度。
以主題進行商品分類
以商品或商品種類進行分類的方式源于大批量銷售,與自選式銷售伴隨至今。相反,以主題進行分類則通常用于體現(xiàn)線條為目的的服裝專賣店。這樣的分類實際上是更具組織性的視覺營銷的體現(xiàn),是更富心力的系列化,是視覺營銷負責人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協(xié)調。盡管與前一種分類方式相比,以主題進行分類在設計和執(zhí)行上更有難度,但是這種分類方式越來越多地被使用,不論在何種檔次地服裝品牌和產品中。
整體空間飽和度越來越低
貨架飽和度(以每平米衣架數計算)是視覺營銷戰(zhàn)略中的一個商品指數標準。
一個高的貨架飽和度表明商品更重視量,同時傳遞給消費者的信息是我們提供盡可能多的選擇。這個戰(zhàn)略并不把產品放在第一位(而是價格,譯者注)。另一個極端,一個低的貨架飽和度表明產品的價值希望被最大化。這樣的選擇特別適用于高檔產品品牌,分公司自營店在這方面收到很大啟發(fā),開始降低空間飽和度。
何種視覺營銷適合何種戰(zhàn)略?
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差異化經營凸現(xiàn)其重要性(對概念性品牌來說),目的在于調動消費者光顧和再次光顧的興趣。多種戰(zhàn)略可以達到這一點,要知道沒有萬能藥,每個品牌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致力于在賣場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氛圍,利用產品的效果,配合敘事因素(裝飾、材質、色彩、燈光、室內家具等),每個概念性品牌都可以描述自己的故事。條件是提供一個清潔的場所、注意保持空間和品牌的和諧。這個技巧不可以以損害產品為犧牲,要為產品增加價值,切不可通過邪惡的效果摧殘產品。
通過實行有組織的視覺營銷為產品增加價值是必要的,當然是對所有檔次的產品而言,盡管其源頭源自設計師品牌。我們還記得80年代初的一些設計給我們帶來很強的沖擊力,具有代表性的是ThierryMugler,Jean-PaulGaultier或CommedesGar?ons。對品牌來說唯一可能的新憂慮:確保公司各銷售點間的設計的一致性,不論專賣店是在紐約、新加坡或米蘭。正是由于對品牌特性一致性的擔憂,EmanuelUngaro決定投入50萬美元重新設計品牌的各個方面:形象、LOGO,代表色彩和家具。同時,YvesSaintLaurent也重新考慮其品牌戰(zhàn)略,目的在于在遍布各個角落的激烈競爭中展示強烈和廣闊的形象,應對競爭。最終決定所有專賣店均已YvesSaintLaurent這一統(tǒng)一形象出現(xiàn),同時根據不同的地域和客戶水準調配產品系列。從此,600平米的專賣店在Madison大街落戶,將同一品牌名YvesSaintLaurent下的高級時裝、男裝、女裝、配飾和香水集合到一個世界。
這一策略是地理上非常遙遠的銷售點保持一致,已經在國際性奢侈品品牌中被普遍采用,同時開始影響并進入其他國際性品牌的戰(zhàn)略當中,例如:Gap,Next或Zara。
迎接生活化賣場
Next,1982年成立的英國品牌,在1995年在Créteil(巴黎某地,譯者注)開設了其在法國的第一個銷售點。其創(chuàng)始人,GeorgesDavis,被公認為一種新銷售模式的發(fā)明者,這種銷售模式特別針對英國有活力的年輕一代。Next可能是最先提出生活化賣場的公司之一,在同一賣場里混合了通常意義的賣場、咖啡館、花店和報刊廳。
建立于1969年,北美最大的連鎖服裝店、美國第二大服裝品牌,Gap,1991年進入法國,如今已經擁有1700個銷售點(分布于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和(自1995年起)日本),其視覺營銷不論在那里都是一致的。基于基本款精神的產品分類每6周更新一次,Gap的視覺營銷設計系統(tǒng)化的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涉及產品分類或店鋪陳列)。其特點是對推薦的款式的介紹極為明確。其品牌形象遵循面向擁有相同生活方式的都市青年的原則,不論他們的文化、國籍還是語言。
另一個美國連鎖店則在生活風格上下功夫:Esprit,創(chuàng)立于1979年,這個品牌有規(guī)律地更新賣場設計,充分信任每次合作的杰出的設計師(E.Sottsass,N.Foster)。Esprit努力將其客戶聚集到他們的強烈主張周圍,如追求視覺個性等。最終所有對品牌的公眾討論都返回到消費者自身,新的客戶群體形成了。
附加值的猛增
再看另一個例子,西班牙品牌Zara,1990年進入法國,以奢侈品專賣店的形象銷售低價位的產品。最初設計大量使用了木結構,1996年開始采用了更有沖擊力的材料,白色大理石。裝飾方面幾近奢侈品店。這一進步背后是Zara領導層大力的推動,他們認為每四年設計就要被重新審核。毫無疑問銷售市場被觸動了,競爭也是水漲船高。中檔品牌開始接近高檔品牌,高檔品牌只有進一步向前推進,做得更好。Hermès將其在里昂的專賣店擴大了3倍,在巴黎Saint-Honoré大街的專賣店也擴大了面積。空間擴大導致更多的商品需要布置和陳列,這是奢侈品集團產品多樣化的必然結果。對于視覺營銷不可或缺的需求為這個行業(yè)帶來良好的前景和機會,商品價值的最大化,賣場信息傳遞的便捷化,賣場價值的提升,一切再一次說明了視覺營銷的重要性。這個價值還體現(xiàn)在旗艦店數量的增加和對其大量的投資。
旗艦店
近年來,店鋪平均面積不停的上漲。大面積銷售點的建立為視覺營銷設計帶來更為廣闊的空間,亦便于將設計復制到其它面積相對小的銷售點(整體或部分復制)。西班牙品牌Mango跟隨Zara的腳步,選擇在巴黎開設了旗艦店,面積達到了1200平米,地理位置更是設在了歌劇院廣場。在Mango旁邊樹立這一個男裝品牌的招牌:,面積也達到了900平米。共3層樓,收到Next啟發(fā),在此開設了第一個咖啡店。如同很多品牌的旗艦店一樣,旗艦店不如說更像一個工作基地,就視覺營銷設計用的材料、家具、產品配送等,服務于未來的專賣店。
現(xiàn)在似乎所有的品牌,不論何種檔次,都在努力獲得更高質量的視覺營銷,目的在于改進供應商品的可見性,同時不能忽略視覺營銷受到時尚不可避免的影響。由此不得不提出下列問題:如何明確區(qū)分針對目標客戶群體的時尚?畢竟我們處在一個多元化時尚的世界中。如何使時尚具化為可操作的視覺營銷?何時采用何種設計?我們不由得自問時尚,被大部分品牌關注的時尚,用于使店鋪更為顯眼的時尚,在深刻的社會潮流中是否能起到它的作用?即便可以,行業(yè)中眾多專家分析解讀的時尚最終得出的結論不過是一個視覺營銷趨勢。而在戰(zhàn)略制定中這個視覺營銷趨勢的可靠性有多大?眾所周知,趨勢的周期也是越來越短的。為了吸引消費者,視覺營銷又應該做到哪一步?
不論未來如何,視覺營銷作為商業(yè)成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隨著視覺營銷的深入發(fā)展,對其定義也越來越詳盡,每個公司對它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但是很明顯的一點,視覺營銷目前得到了飛躍式的發(fā)展。
- ■ 與【歐洲服裝品牌:視覺營銷實踐的發(fā)展】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