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第一糧庫”空城計分析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8-5-19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黑龍江 糧食 食品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出版日期】 2009年1月 【報告頁碼】 368頁 【圖表數量】 172個2008-2010年中國漁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策略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玉米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水產品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
燕趙都市報發(fā)表張敬偉的文章:在國際性糧荒隱憂浮現的情勢下,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須臾不能怠慢的大事。這家糧庫給自己戴上“東北第一”和“亞洲第一”的冠冕,另一方面暗渡陳倉,偷糧自肥。無論有關這家虧空糧庫的對賬差額是9億還是7億,也不管當地糧食局對該庫糧食虧空所作的“動態(tài)性”、“季節(jié)性”解釋是否客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公共管理一出手,漏洞即可顯露。對于糧庫而言,雖然有存儲糧食和穩(wěn)定市場之責,但作為準市場主體,它又按捺不住違規(guī)售糧牟利的私欲。而這種私欲的膨脹源于監(jiān)管部門的放縱。這種放縱是處于無意識的,傳統(tǒng)積習性的,既顯露公共監(jiān)管的麻木,又昭示糧管部門的懈怠。制度變軟,監(jiān)管乏力,說到底還是監(jiān)管人缺乏全過程風險監(jiān)控的責任、意識和能力。黑龍江這家糧庫的虧空不啻一個倒逼政府作為的標本。而且直逼管理者的執(zhí)政思維死角。就此而言,我看一家糧庫的虧空未必僅僅是個別現象,而是糧庫管理流弊顯露的冰山一角。
世界不少國家的糧食價格大漲,源于全球糧食減產、生物燃料需求增加的雙重推動。中國糧價之所以漲幅相對較小,是由于我們能夠自給自足,中國宣布糧食儲備充足,給群眾更多信心保障。然而,近來曝光的糧庫“空城計”問題,負面效應必須關注。某些糧庫自報有糧,是不是實事求是?具有儲備與市場流通雙重身份的糧庫,會不會存在“兩本賬”?例行檢查尚且發(fā)現“第一糧庫”對不上帳,如果對更多“普通糧庫”暗訪抽查,會不會暴露出更多問題?儲備糧的確“暫時不會吃”,但絕不是“永遠不會吃”。溫總理曾概括政府工作為: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對糧庫而言,在必要的制約監(jiān)督之上,恐怕還需給予一定資金補貼,削減其逐利沖動。在通脹風險加大的當下,作為基礎物資的糧食,其安全與價格保障再多都不為過。 - ■ 與【“第一糧庫”空城計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