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俄羅斯“能源牌”威力降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8-11-22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石油 能源 金融 原油
- 中研網(wǎng)訊:
-
2008-2010年中國電力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電網(wǎng)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環(huán)保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光伏太陽能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今天俄羅斯的復興也是一樣,石油等能源資源價格的暴跌無疑會對其外匯收入產生短期的影響,但不會持久。
油價波動實在讓人看不懂。今年7月,國際油價創(chuàng)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以來,迄今已經累計下跌六成多。紐約市場20日油價甚至跌破每桶50美元。本期圓桌會議,我們邀請兩位專家分析油價暴跌背后的機制性因素。
國際油價在半年多的時間里,從近150美元下跌到40多美元,原因是什么?
暴漲暴跌背后:投機炒作最關鍵
管清友:國際市場油價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波動,最關鍵的是投機炒作。供求關系決定商品的價格,而供求關系在短時間內一般不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對于石油這樣的大宗商品而言。只有當某種商品的價格由投機因素所決定,并且投機因素占據(jù)較大比例時,價格也才會劇烈波動。
具體地說,油價上半年的暴漲是由于美元貶值造成的,美元幣值導致石油出口國只能提價避免損失。現(xiàn)在的暴跌主要是大量投機資金撤出、做空油價,再加上金融危機導致的恐慌情緒蔓延造成的。
唐小松:我認為此次油價暴跌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美國等世界主要大國經濟發(fā)展乏力,加上金融危機等制約了各國購買力,尤其當前全球經濟和金融大環(huán)境對汽車制造業(yè)以及與石油關系密切的行業(yè)造成重大沖擊,全球有心無力,對石油的需求被迫減少!
前蘇聯(lián)解體的10年是油價暴跌的10年。近年來,俄羅斯的強勢復蘇就是依托了高油價的契機。這次油價暴跌,背后有沒有美國故伎重施的因素?
陰謀論:美國想再次搞垮俄羅斯?
管清友:油價陰謀論的說法確實很有市場,我本人也不排斥這種觀點,油價背后確實可能存在美國的戰(zhàn)略考慮。但在目前條件下,想人為地操縱整個世界經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想完成這樣的任務,除了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外,還要將各種力量集合起來,難度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如果陰謀成立,那它的后果很可能是傷人八百,自傷一千。最重要的是,目前還沒有出現(xiàn)直接的證據(jù)證明陰謀論存在。當然,油價背后確實存在一些小陰謀。比如投行與美國政府之間的某些默契。
唐小松:石油是一種戰(zhàn)略資源,也可以成為一種戰(zhàn)略武器,歷史上出現(xiàn)過以石油當武器的現(xiàn)象,比如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抬高油價,引發(fā)西方世界恐慌。
美國學者施瓦茨爾在其《勝利——美國政府對蘇聯(lián)的秘密戰(zhàn)略》一書中,透露了美國政府秘密策劃瓦解前蘇聯(lián)的內幕。其中重點是針對前蘇聯(lián)對石油出口的依賴,迫使其陷入經濟困境,進而瓦解前蘇聯(lián)人對自身制度的信心。
近年來,俄羅斯的“能源武器”頻頻發(fā)揮了巨大威力?梢哉f,美俄一直在暗中進行一場“石油較量”。在這種背景下,美國自然想通過降低石油價格達到減少俄羅斯外匯收入的目的,利用油價下跌這一機會對俄羅斯“落井下石”,倒是有可能的。但即便美國有能力控制油價,這種企圖只能是暫時的,一方面,石油是一種戰(zhàn)略儲備資源,各國都在搶購,只要國際市場大量需要,它的價格總是有一定保證,這是美國無法控制的。
油價下跌:短期內影響俄復蘇
管清友:油價暴跌給俄羅斯的影響確實存在,俄羅斯征收的石油暴利稅高達80~90美元左右,俄羅斯社會福利的提高就是依賴這一稅收來源。
俄羅斯對西方政策轉向強硬,從物質基礎的角度講,就是憑借能源優(yōu)勢對抗西方的技術優(yōu)勢,F(xiàn)在俄羅斯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如何實現(xiàn)從資源依賴型經濟向創(chuàng)新型經濟的轉變;不解決這一問題,俄羅斯世界大國地位就不牢固。
唐小松:能源確實可以興國,比如中東國家,但是國家的興衰不是一種因素可以決定的。除了能源之外,國家的管理藝術、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行參數(shù)等都是決定國家興衰的重要因素,歷史上不乏能源豐富但無法興國的大量例子。
人們似乎形成了一種觀念,認為只要石油暴跌,勢必讓俄羅斯斷了財路,使其復興愿望泡湯。實際上,這種理解有偏頗之嫌,從俄羅斯的歷史看,前蘇聯(lián)時期之所以強盛,不是靠某單一途徑促成的,而是靠綜合因素形成的。
石油始終是稀缺產品,而且具有儲藏功能,短期的價格陣痛對俄羅斯反而是好事,因為此次油價暴跌更可能促使嚴重依賴資源支撐經濟的俄羅斯經濟結構加速多元化,減低對資源經濟的依賴。
俄對策:結算多元化+石油外交
管清友: 俄羅斯應該反思每次油價下跌時,它為何總受到很大的影響。這背后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俄羅斯經濟增長模式高度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另一方面,美元是石油市場的主要結算貨幣。
俄羅斯等產油國未來的奮斗目標是,今后石油市場的結算單位應該多元化,實現(xiàn)機制創(chuàng)新。當然要完全打破目前的美元計價機制并不現(xiàn)實,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全球治理,各國需要協(xié)調利益,否則危機的爆發(fā)就會變得頻繁,7~8年就會來一次這樣的危機。美國也應該加強監(jiān)管,出讓部分國家利益,這也是美俄圍繞石油進行的新一輪博弈過程。
唐小松:“手里有油心里不慌”。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是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利益攸關方”,俄羅斯可采取更主動的石油外交戰(zhàn)略:
第一,俄羅斯可以趁機向美國的盟友歐洲示好。
第二,油價暴跌可能促使俄羅斯主動出擊,加快與友好大國協(xié)調石油貿易問題。俄羅斯的慣有石油出口戰(zhàn)略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以便讓自己的石油“游刃有余”。
第三,俄羅斯會主動出擊,與石油輸出國組織結成“揚眉吐氣”的同盟軍。
- ■ 與【俄羅斯“能源牌”威力降】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