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中國車企爭奪日本二流品牌點評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10-7-28
- 【搜索關鍵詞】:汽車業(yè)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10-2015年交通運輸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 2010年上半年交通運輸經濟保持較好運行態(tài)勢,為國民經濟較快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預計下半年交2010-2013年中國客車輪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分析及市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10-2013年中國農業(yè)或林業(yè)用輪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10-2013年中國摩托車用輪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分析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7月16日,上汽集團副總裁葉永明帶領上汽拜訪團飛赴日本。拜會日本汽車制造商斯巴魯。葉永明分管上汽集團服務貿易業(yè)務,其中包括上汽銷售公司,上汽銷是斯巴魯華東區(qū)總代理。葉此行的目的是,就如何加強業(yè)務合作與斯巴魯進行溝通。
這被業(yè)內視為北汽和上汽“爭奪斯巴魯”的開始。就在兩周前,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剛剛帶著北汽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毛海、北汽乘用車事業(yè)部銷售總經理劉宇到過斯巴魯。除上述兩家企業(yè)外,一汽、奇瑞和江鈴等企業(yè)也都在積極運作,尋求與斯巴魯合資的可能。
斯巴魯入華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提上董事會討論議程,后因經濟危機而擱淺。此番舊事重提,斯巴魯被推入風暴眼。
“我們不希望國產化對象沒有確定前,有任何不利情況出現(xiàn)。”有斯巴魯中國員工透露目前壓力挺大,斯巴魯中國已經接到日本總部嚴禁透露合資任何信息的命令。斯巴魯作為上市公司,之前的中國合資項目曾經以失敗告終。
截至目前,除北汽外,上汽等目前僅僅向斯巴魯表達了進一步合作意愿,并未談到具體股權分配和運作等細節(jié)。按照一位參與接觸斯巴魯的上汽高層透露,“此行僅僅是一次摸底。上汽并不著急合資!
斯巴魯僅僅是日本二流品牌,全球年銷量不過60多萬輛,相當于國內自主品牌奇瑞、比亞迪的規(guī)模。何以引來中國車企集體青睞?
“國外的合資企業(yè)該來的都已經來了,留給中國可合資的對象越來越少,斯巴魯國產有眾多企業(yè)與之接洽是正,F(xiàn)象!鄙w世汽車網CEO陳文凱評價。
北汽牽線人
前斯巴魯執(zhí)行副總裁長門正貢時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斯巴魯在華國產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要至少達到5萬輛”,這個國產門檻據說是通用汽車2005年以前幫助斯巴魯制定。從2010年開始斯巴魯的中國銷量已經跨過了這個門檻。
根據北汽與斯巴魯達成的合資初步方案,北汽和龐大汽貿集團各占25%股權,斯巴魯占50%。北汽斯巴魯項目小組項目經理為北汽集團副總經理韓永貴,項目總顧問是北汽投資副總經理毛海。
北汽接洽斯巴魯,來自龐大汽貿——斯巴魯中國最大經銷商中冀斯巴魯母公司的引薦。一直想打造SUV車型的北汽,早前對斯巴魯一款新能源概念車Hybrid Tourer Concept非常感興趣,希望就新能源業(yè)務與斯巴魯合作。于是北汽找到了龐大汽貿。
擔心合資后銷售渠道旁落的龐大汽貿,提出與北汽、斯巴魯三方共同合資國產,并且把零部件基地放在龐大集團總部所在地唐山。初步達成意向后,龐大汽貿正式與斯巴魯高層取得聯(lián)系。
目前斯巴魯在華有110多家進口經銷商,僅中冀旗下就有78家,其中65家為直營店,另兩家主要是在上海和廣東的經銷商數量加起來不足30家。這么多年投入,一旦斯巴魯國產合資組建新銷售渠道,對靠賣進口斯巴魯做大的龐大來說,如此形勢顯然是不可想象的。
7月25日記者致電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龐慶華予以堅決否認:“龐大沒有與北汽參與并購斯巴魯,龐大專心于經銷商領域并無生產整車計劃!
去年北京市政府在國家《汽車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出臺后,同步制定了加快北京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相關措施,其中包括新建高端零部件、高端汽車電子、汽車設計研發(fā)、專用車制造和零部件交易等五大汽車產業(yè)園區(qū)。
誰是最佳合資者?
可是支持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地方政府又何止一家?
遠在南昌的江鈴汽車對斯巴魯鐘情已久。江鈴曾透過長安集團找到重慶方面的高層出面。據重慶市政府一位官員表述,之前重慶市政府高層出訪日本時,曾指定斯巴魯為接待用車,但被斯巴魯婉拒。
奇瑞目前在大連保稅區(qū)投資47億元建立了新生產基地,為了幫助奇瑞引進新車型,大連市政府通過豐田汽車公司取締役會長張富士夫接洽斯巴魯。大連裝備工業(yè)基礎很好,在汽車零部件行業(yè)已經形成一批知名企業(yè),發(fā)展汽車工業(yè)一直是大連的設想。
斯巴魯是日本富士重工有限公司旗下專業(yè)從事汽車制造的公司。作為持有富士重工16%股份的豐田,對斯巴魯合資具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然而想借道豐田聯(lián)姻斯巴魯的國內企業(yè)不只奇瑞。
發(fā)改委相關部門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按照一汽理解,斯巴魯應屬于豐田系。借道一汽豐田,則無需走全新合資項目立項的漫長審批流程,還可借助其現(xiàn)有的生產線與零部件等相關資源,當然這樣,會最大化降低風險,奧迪在一汽-大眾的成功就是榜樣。
與一汽合資可能使得斯巴魯無法保證在合資公司中占50%股權,這正是斯巴魯慎之又慎之處。據知情人士透露,一汽在商談中給出的條件并不令斯巴魯滿意,而豐田又擔心自己在中國的份額被分割,因此斯巴魯與一汽的聯(lián)姻成功概率并不大。
目前能對北汽龐大聯(lián)合體形成直接競爭的只有上汽。上汽旗下的上汽銷目前是斯巴魯華東區(qū)總代理,即便從保住代理權角度考慮,也有必要與斯巴魯談合資。根據記者掌握的消息,上汽的談判條件與一汽差不多,堅持持有合資公司51%股權,持股比例底線為雙方50%對50%。
廣汽在斯巴魯合資進展中目前還保持沉默。但是廣汽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別看這么熱鬧,未必有成的!彼拱汪斈壳傲悴考际菑膹V州配。該人士提醒說:“廣汽豐田凱美瑞共線生產斯巴魯很方便,而且廣汽也需要引進SUV車型,我們才是最合適的配偶!
斯巴魯前世今生
這并非斯巴魯初嫁中國。1992年富士重工與有軍工背景的貴航集團合作,將旗下暢銷的微型車以技術合作的方式引入國內。
斯巴魯本身以獨有技術為特色,所以合資以后在技術轉讓上十分摳門,僅提供了兩缸0.55排量的云雀,無法帶空調,導致其在市場上先天不足。后又引進二代云雀,實際是以CDK方式組裝,價位很高根本沒市場,只裝了200臺就不了了之。
斯巴魯后來同意用二代云雀的4缸發(fā)動機裝在原來一代車體上,先進的發(fā)動機裝了老款車型,不倫不類,加上雙方合資矛盾重重,貴航集團也不愿意在市場營銷上投入資金,加上新車型開發(fā)滯后,最終失去市場。
雖然此后,看到中國日益發(fā)展的汽車市場,斯巴魯也曾想用新車型力獅合資來挽救市場,無奈貴航集團已無資金再能投入,日方如再投入就超過合資最高比例了。如此斯巴魯的中國合資走到了盡頭。
“斯巴魯在中國失敗的原因第一在于其不愿將先進的車型和技術導入,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合資對象。”嘉之道汽車咨詢有限公司CEO徐錦泉分析。
從2004年開始,日方改以進口方式向中國市場銷售斯巴魯品牌車型。而斯巴魯也一直繼續(xù)和國內的汽車集團接觸洽談合資國產。三大汽車集團也都對富士重工表示過興趣。尤其與上汽一直傳聞聲不斷。
可惜2005年通用為減免虧損出售1.57億股斯巴魯的股票,而豐田以354億日元收購其中8.7%的斯巴魯股份,上汽與斯巴魯的聯(lián)系暫時劃上了句號。
一次次失望,讓斯巴魯這些年在中國發(fā)展變得小心翼翼。知道2009年初,斯巴魯中國董事總經理大野圭大膽植入馮小剛的電影《非誠勿擾》,才讓斯巴魯翻身。時至今日,斯巴魯廣告還在圍繞著葛優(yōu)和舒淇做文章。
有時候改變就意味著機會。一方面,SUV越來越受到購車者喜愛,消費能力與習慣越發(fā)緊貼國際口味。而專業(yè)的WRC世界汽車拉力賽以及一系列汽車運動營銷,讓斯巴魯贏得了不少口碑。其看家的“全時四輪驅動”“水平對置發(fā)動機”等技術賣點越來越被消費者熟知。
重新面臨的權衡
為何人人都想要斯巴魯?美國環(huán)球透視資深分析師曾志凌的解釋,具有一定說服力。
“目前國內追求操控性的車型越來越多,會對斯巴魯這樣的進口車造成挑戰(zhàn)。斯巴魯品牌并不是高端品牌,不需要太擔心國產化后價格降低而造成品牌困擾。而且在SUV領域有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對于那些錯過與一線大品牌合資的國內企業(yè)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合資對象!
但是蓋世汽車的陳文凱也提醒,“并不能由此判斷中國的企業(yè)爭先恐后要與斯巴魯合資,只能說明一點,斯巴魯正在尋求其最合適的合作伙伴,在中國摔倒過的斯巴魯,太了解合資伙伴強大的重要性!
隨著眾多企業(yè)與斯巴魯接洽,給斯巴魯的國產提供了更多選擇,不過北汽、上汽等也在研究斯巴魯過去在中國失敗原因,并特意針對此內部制訂了防風險預案。除了產業(yè)政策規(guī)定外,還特別就技術的輸出、在中國設立研究中心的檔次等提出一定的要求。“總的來說,談判的過程將會是一個求同存異,雙方不斷尋找最佳合作方式的過程!鄙鲜錾掀邔訌娬{。
“與中國企業(yè)合資,在中方強大資金、人才和中國市場支持下,有可能改變斯巴魯二流企業(yè)狀態(tài)而挺進一流,”陳文凱認為這是斯巴魯重回中國的最直接目的,“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包括通用、大眾、豐田在內的許多企業(yè)的中國銷量即便沒有超過本土銷量,也是全球數一數二了。”
上汽和北汽對斯巴魯而言,都有很強的誘惑力,上汽是國內最大的企業(yè),其兩個合作方通用、大眾都已依托上汽在中國市場贏得先機,而上汽在與通用和大眾的合資中,也積累了合作經驗和人才。
上汽豐富的合資經驗,是曾經在中國不歡而散的斯巴魯看重的。北汽雖然從銷量上看不及上汽,但北汽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發(fā)展階段,徐和誼通過大刀闊斧的引進、合作等方式來推進北汽更上一個臺階,相對而言,斯巴魯合資北汽,在初期所受到的重視程度會更高。
目前的問題在于,兩家公司產品線基本已布全,而上汽正在進行新能源和自主品牌的融資階段,本身發(fā)展這兩項業(yè)務就要花費不少的資金和人力物力;而北汽也正在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自主品牌的建設和新收購的薩博項目。斯巴魯最終花落誰家,最終要取決于上汽和北汽的重視程度。
- ■ 與【中國車企爭奪日本二流品牌點評】相關研究報告
-
- ·2010-2015年交通運輸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 ·2010-2013年中國客車輪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分析及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10-2013年中國農業(yè)或林業(yè)用輪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分析及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10-2013年中國摩托車用輪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分析及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10-2013年中國汽車用橡膠內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分析及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10-2013年中國自行車用內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分析及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10-2013年中國自行車用輪胎產業(yè)投資可行性分析及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11-2016年中國車輛專用照明及電氣信號設備裝置市場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 ·2011-2016年中國船舶修理及拆船市場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 ·2011-2016年中國工礦有軌專用車輛市場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 ■ 市場分析
- ■ 行業(yè)新聞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