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造車新勢力:又要背水一戰(zhàn)
來源|格隆匯APP(ID:hkguruclub)
作者 | 深鵬
經歷過2018、19年的生死邊緣,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造車新勢力過上了幾年的好日子。
但是,在越來越多傳統以及其他勢力推出新車的當下,原先頭部新勢力的日子又面臨了新的變數。
最明顯的一個就是8月份的銷量出現下滑,而股價距離6月底反彈見頂之后,也一路下挫至今。有的公司短短兩個月跌幅超過60%,引發(fā)市場對于新勢力再一次質疑。
而這一次,比起2019年,嚴重程度或許還要更高一些。
01
競爭加劇
這幾天,一個頭部新勢力剛發(fā)了一款新車,但出人意料的是,與以往被熱捧相比,這次不僅顯得稀松平常,而且還招致了很多質疑聲,從設計、性能、到價格都被輪番攻擊。
無獨有偶,早幾個月發(fā)布的號稱“500以內最好的家用SUV”的那家新勢力,同樣深陷輿論旋渦。
筆者不得不感嘆,形勢變得如此之快。要知道,就在前一年,它們可都是氣勢如虹,是妥妥C位。
銷量上,新勢力也開始讓人抓急,以8月份數據來看,新勢力似乎開始偃旗息鼓了,反倒是一些傳統車企以及二線新勢力突然趕了上來,尤其是傳統車企,霸占銷量榜的數量越來越多。
說實話,那些傳統車企頭上懸著“諾基亞時刻”這么久了,現在也終于出了一口惡氣。它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非但不會成為汽車業(yè)的“諾基亞”,反而有點“男人四十一枝花”的感覺。
實際上,如果留意最近一年多新能源汽車發(fā)布的新車型,就會明白,銷量變化是有章可循的。
傳統車企中,比亞迪就不說了,那是炸屏式的存在,而華為加持的賽力斯相繼發(fā)布SF5的替代車型--問界M5、M7;長安汽車則推出深藍SL03,并聯合華為和寧德時代一起造車,推出旗艦版的SUV--阿維塔;吉利有純電極氪001,長城也有推出了很多一堆以咖啡命名的混動車型;還有東風嵐圖FREE、夢想家,以及突然冒出來的零跑C01、哪吒S...,如果再加上有點拉胯,但也確實已經有車在售的一汽、北汽,那么現在的新能源車型真的有點井噴的感覺。
這些新能源車外形一個比一個酷,硬件一個比一個多,功能也號稱一個比一個強。而且宣傳上,它們也學會了新勢力老板們滿嘴跑火車的那一套,似乎沒有一個擔心自己會因為違反廣告法而被告。不管實際使用體驗如何,但至少在數量和氣勢上,它們真的趕上來了。
這個時候,很多人才突然醒悟,原來那些月度過萬的新勢力銷量神話,只不過建立在一個特別簡單的前提:沒有競爭對手。
當然,這也體現了新勢力們敢為天下先的氣概,但是這股氣概如果放在現在和未來,依然不忘初心,并且持續(xù)取得好成績,那才是真的牛。
但是,它們又能拿出什么來證明?
02
比拼內功
筆者一直在想,到底汽車業(yè)競爭的本質是什么?
在百年的發(fā)展史上,為什么有的車廠能夠活下去,并一步步壯大;而有的車廠卻曇花一現?而新能源汽車這個新物種,既有傳統汽車的機械屬性,又多了很多電子產品的屬性,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個新物種的競爭本質?
這個問題的答案,必須back to basic。
首先看一下汽車在幾個工業(yè)國的輪換,最先是德國做起來的,然后在歐洲各個工業(yè)國興起,但在20世紀初的時候被美國人超越,到1970年代,美國人被日本人超越。
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生產”兩個字。
德國最初的汽車生產模式,是傳統的手工打造,簡單說就是一些組裝師傅,加一群學徒,學徒負責把零部件拿給師傅,由師傅全權組裝,可以說那個時代的組裝師傅,是真正的全才,因為除了他,其他人都做不成一輛完整的汽車。
汽車工業(yè)傳到美利堅的時候,美國人當然也是遵循這一套生產流程,但如果只是簡單遵循,美國人估計永遠都只能跟在歐洲人屁股后面走。
但是,福特公司創(chuàng)新式的流水線生產模式,改變了一切。這個從芝加哥屠宰場學到的模式,被廣泛應用于美國汽車生產,使得生產效率提升很快,最終的結果,一輛車的所需的工時大大縮短,效率的提升,帶來了成本的下降,以福特車為例,價格從850美元一下子降到260美元,從奢侈品變成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費得起的,刺激人們購買,最終形成良性循環(huán)。
這也是整個20世紀工業(yè)發(fā)展的一個很重要的邏輯:通過生產流程的變化,達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最終通過銷量的提升而收獲更大的商業(yè)利益。
福特在流水線生產模式成功之后,曾經想推廣給老牌的歐洲工業(yè)國,但很遺憾的是,歐洲工業(yè)國當時比較流行傳統的手工作坊式,對福特的做法并不那么容易接受,反倒是當時的蘇聯,由于工業(yè)基礎薄弱,又很急著發(fā)展工業(yè),加上沒有歷史包袱,對于新技術的接受度比較高,這一波傳授,也為蘇聯日后汽車工業(yè)起飛打下了基礎,那是后話了。
就這樣,美國完成了一次對歐洲汽車工業(yè)的超越,殺手锏也很簡單,就是生產變革。
時間來到19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fā),日本車開始展露頭角,很多人后來的總結,日本車能夠拿下歐美市場,都是拜石油危機所賜,因為日本車省油,這在當時實在太香了。
但筆者覺得核心問題不在于此,而在于日本人為什么就能夠造出省油車,而美國人不可以?
當然,理由也被挖掘了無數遍,日本天然缺乏資源,所以他們的性格就是物盡其用,不浪費,又如日本人有工匠精神,甚至有人說日本人太矮小,所以造的車不用那么大,而美國人在這些方面剛好相反,美國人高大,造車喜歡大,美國人崇尚自由和彪悍,所以喜歡開馬力大的車,如此種種。
這些肯定都是理由,但日本車勝出的底層邏輯,和當年美國如出一轍,就是在生產變革上。
美國人在汽車工業(yè)被日本人打趴之后,曾經非常深入地研究日本人的制勝之道,最后還形成了汽車工業(yè)非常著名的一個結論,是以豐田為代表的精益生產模式,擊敗了美國。
很多熟悉汽車工業(yè)的人對于豐田的這套生產模式不陌生,其實它就是在福特創(chuàng)造的流水線基礎上再進一步,或者說福特生產模式的升級版。
福特模式哪里可以優(yōu)化的地方,日本人給你優(yōu)化一下,福特模式哪里可以省點錢的地方,日本人給你省一點,福特模式哪里做得不夠極致的地方,日本人給你做極致一點。就是這樣,好的地方再好上一點,差的地方再變好一點,一圈下來,最后發(fā)現所形成的優(yōu)勢就不止那么一點點了。
圍繞這“生產”兩個字,汽車業(yè)在三大工業(yè)國之間輪了一圈,而現在,天平又再一次傾斜。
03
為什么特斯拉牛?
隨著電動車的興起,汽車產業(yè)又開始了新的變革。
很多人說起這個變革,都喜歡把目光放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這些很酷的領域,但不管哪些領域出現變革,其中一個必然有生產的變革。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這種生產變革,那就是自動化,或者說是智能化,當中的集大成者,是特斯拉。
在特斯拉的工廠,你可以看到很多機械臂在動,而人工的部分則大大減少,給人非??萍嫉母杏X,如果對比傳統的車廠那一堆工人的站位,你真的不得不佩服特斯拉。
當然,特斯拉能夠做得到,有著很多原因。
首選是客觀原因,電動車和燃油車在架構和零部件數量上有很多差別,簡單地說,電動車的架構更加簡單,底盤放電池,后輪放電機,再加一些電子電器設備,以及布線,就搞定了,而燃油車,單單發(fā)動機的復雜度,就能夠讓你看瞎眼。在零部件數量上,電動車只有燃油車的70%,標準化程度更高,組裝技術也更簡單,所以完全可以依靠更多的機器人去替代。
其次,是特斯拉的創(chuàng)新,最值得說的是一體化壓鑄,171個車身部件,通過一體化壓鑄,只有2個就可以替代,中間所省下的時間、材料和成本,非??捎^,但是燃油車囿于本身的技術限制,卻無法做到這一點。
這些生產技術的創(chuàng)新,都使得汽車生產迎來了新的變革,它既是工業(yè)4.0的最佳實踐,也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典范,所以不用懷疑,特斯拉的價格,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從根本邏輯上講,特斯拉的汽車生產變革,還是福特、豐田生產變革的升級版。特斯拉用機械臂代替了流水線上的工人,用一體化壓鑄繼續(xù)優(yōu)化豐田的精益生產。
馬斯克曾經說過一句話,很多人誤解了特斯拉的核心競爭力,特斯拉真正的競爭力是生產,是特斯拉能夠大規(guī)模生產大家都買得起的電動車。
這個理念和當年福特、豐田如出一轍,而其他的新勢力,把大部分心思放在營銷上,比拼誰的宣傳口號更驚悚,誰的吹牛水平更高,顯然還不清楚汽車工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毫無疑問,這一次特斯拉的變革,讓汽車生產的核心競爭力重回美國。
04
結語
說了這么多,其實還是想引回國內的電動車,尤其是新勢力。
其實,新勢力最大的短板,就是生產,先別說新勢力有沒有汽車生產資質,即使有,他們也需要補上非常久的課,才能夠勉強追平特斯拉。
要設計出一款車,不是難事,請多幾個設計師和工程師就可以,但要把這些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圖紙變成真正的汽車,已經是一道坎,如果還要把大規(guī)模生產,而且有成本要求,那就是無數道坎了。當中涉及到工廠、設備、工人,還有原材料、零部件、供應鏈能力。
說到這,你明白為什么這么多PPT造車最后一事無成了吧?
闖不過生產這關,后面就可以洗洗睡了。
現在新勢力在這方面的能力還遠遠算不上好,這也就是為什么在新勢力吊炸天的日子里,傳統車企一點都不慌的原因,因為他們心里太清楚,真正的核心資源他們有,生產能力、銷售渠道、售后服務,供應鏈等等,他們一樣都不差,差的只是設計圖和時機。
現在,傳統車企也不再躲在背后看熱鬧,而是真正走到前臺,和新勢力短兵相接,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新勢力似乎又到背水一戰(zhàn)的時刻,如果不及時改變策略,先發(fā)優(yōu)勢會很快功虧一簣。
當然,作為當年在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新勢力們,如果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彌補短板,要在這個行業(yè)活下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格隆匯APP(ID:hkguruclub),作者:深鵬
本文來源格隆匯APP,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中研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欲了解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依然可查看中研網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汽車后市場市場現狀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jié)選
免費咨詢行業(yè)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汽車后市場市場現狀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它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務。也就是說,汽車從售出到報廢的過程中,圍繞汽車售后使用環(huán)節(jié)中各種后繼需要和服務而產生的...
查看詳情
氯堿是什么?氯堿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如何?氯堿行業(yè)是以原鹽和電為原料生產燒堿、氯氣、氫氣的基礎原材料產業(yè),后續(xù)通過添加其...
馬斯克賣香水賺百萬美元10月12日,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要開售香水“燃燒的毛發(fā)”,每瓶賣100美元,還可用狗狗幣付款R...
刨花板又稱碎料板,是由各種樹枝、小徑木、速生木、鋸末等切割而成的一種人造板。成一定規(guī)格的片,干燥,與橡膠、硬化...
什么是物業(yè)管理?物業(yè)管理行業(yè)前景如何?物業(yè)管理,是指業(yè)主通過選聘物業(yè)服務企業(yè),由業(yè)主和物業(yè)服務企業(yè)按照物業(yè)服務合...
眾所周知,婚紗來自西方,是結婚儀式及婚宴時新娘穿著的服飾,可單指身上穿的服飾,也可以包括頭紗、捧花部分,主要有...
動漫衍生品的概念動漫衍生品,指的是企業(yè)通過對動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探討,專業(yè)設計師設計開發(fā)出相關的衍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