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商務英語培訓行業(yè)盈利模式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商務英語是以適應職場生活的語言要求為目的,內容涉及到商務活動的方方面面。而商務英語培訓不只是簡簡單單地對學員的英語水平、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給學員傳授一種西方的企業(yè)管理理念、工作心...
印度能否像中國一樣,把外商投資作為推動國家工業(yè)化崛起的巨大力量?
7月初,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與印度總理莫迪一起,參加了三星電子在印度德里諾伊達(Noida)工廠的擴建投產儀式。
位于諾伊達81區(qū)的這個三星工廠其實早在1995年就開始生產了,這次產能擴建成本為491.5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48.4億元),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生產工廠。
三星目前在印度每年可生產6000多萬部智能手機,如果新工廠完全竣工投入使用,三星在印度的手機年產能將翻番,增加到1.4億多部。
(圖片與原文無關)
三星諾伊達工廠員工7萬人,原有產能為每月500萬(每年6000萬),擴建后產能為每月1200萬(每年1.44億)。
早在今年4月份,三星就正式關閉了其在中國大陸唯一一家網絡設備生產企業(yè)——深圳三星電子通信公司,并遣散320人左右??v觀這幾年,三星在中國的用工人數也是不斷大幅跌落,工廠也漸漸由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地區(qū)。
現在,三星又在印度加大生產,這是不是說,類似三星的大量外資企業(yè)正大量逃離中國,轉移到印度?
印度又能否像中國一樣,把外商投資作為推動國家工業(yè)化崛起的巨大力量?
1
外資企業(yè)并非簡單轉出中國
4月底,三星關閉了在深圳的工廠,約320人被遣散,而縱觀這幾年,三星在中國的用工人數也是不斷大幅跌落,工廠也漸漸由中國轉移至東南亞。
比如越南,目前三星是越南最大的外來投資企業(yè),已經在越南的8家工廠總計投資了173億美元,在印度擴建的工廠投產前,越南已經是三星最大的手機生產企業(yè)所在地。三星電子在越南的出口額也達到了540億美元,竟然占到越南總出口額的四分之一左右。
除了三星,很多其他在中國的外資企業(yè)也不斷撤出,轉向越南、印度等地。
那能不能說相關外資正在全面撤出中國呢?沒那么簡單!
就在今年3月份,三星宣布將在中國西安正式開建NAND閃存(計算機閃存設備)生產線,該筆投資額為70億美元。要知道,印度三星工廠擴建的投資是7億美元多,兩者可是一個數量級的差距。
此外,早在2015年,為了順應中國新能源車的發(fā)展需要,三星、LG等韓國企業(yè)也在中國大力投資建設了鋰電池生產廠。
由此可見,三星并不是全面撤出中國,而是選擇性地有出有進,并且在中國的投資活動從原來組裝等低技術的生產,轉向了材料和芯片等更高技術的生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上升,的確促使很多企業(yè)低附加值的生產活動向國外轉移,但同樣有很多企業(yè)把一些生產活動由中國沿海不斷轉向中國內地,帶動了中國內地生產水平的提高。
可以說,外資企業(yè)并不是簡單地轉出。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三星電子通訊公司前身為深圳三星科健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月26日,是一家中外合資的有限責任公司。韓國三星電子株式會社為控股股東,持股95%,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持有5%。
2
印度制造業(yè)開始入門
莫迪政府近幾年大力推進“印度制造”,成效顯著,尤其是移動通信,成為印度經濟發(fā)展中最大的亮點,這也是三星看好印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幾年,印度移動用戶數的增長速度并不比中國的發(fā)展過程慢。
據印度電信管理局(TRAI)數據顯示,至2018年3月底,印度電信用戶數量為12.0622億,電信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92.84%。其中移動電信用戶滲透率為91.09%,相當于基本上都是移動用戶,固網用戶極少,滲透率僅為1.76%。同期中國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為105.8%,固定電話普及率為13.7%。中國雖然還是多一點,但基本上可算是相同水平了。
印度在人均GDP僅為中國五分之一的條件下,實現了與中國基本相同的電信普及率,這是很不錯的成績。后來者Reliance Jio(印地語中意為“直播生活”)憑借極其雄厚的財力,于2016年9月投入運營后采取“初期完全免費,正常運營后全球最低流量價格”的極端商務策略,快速將印度電信市場的潛力挖掘干凈,該運營商從接近于零開始起步,不到短短的2年時間內就獲得了1.17億用戶。
由此也帶動了手機產業(yè)的發(fā)展,2017年印度智能手機年銷量達到1.24億部,同比增長14%。
事實上,在三星擴大在印度的手機產能之前,幾乎所有中國手機廠商都已紛紛進入印度市場。2014年9月以來,印度已經有40座手機工廠投產。原來以中國為主要制造基地的電子代工企業(yè)也已經紛紛進入印度,比如緯創(chuàng)資通、偉創(chuàng)力、富士康集團等。
印度生產的手機產量急劇增長,使得印度迅速超過越南,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國,其產量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014年的3%,急劇上升到2017年的11%。而由于印度本地手機產量的急劇增加,其進口手機的數量在2017年下降了一半。
手機在印度的生產成功,一方面是手機市場本身的巨大牽引力,另一方面,手機畢竟是一個高價值的小件產品,對交通運輸的壓力相對較小,采用空運都比較劃算。筆者當年在印度時,就曾采用包機形式從中國將手機空運發(fā)貨到印度,彩電、洗衣機等產品那是絕不可能這么干的。
在印度市場上,中國品牌不斷崛起,小米成為印度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品牌。在全部智能手機銷量中,中國品牌已經占據半壁江山。因此,印度手機市場和生產的發(fā)展并不能僅僅理解為是對中國的威脅,它也是中國相關產業(yè)發(fā)展的很大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印度的手機生產基本上全是散件組裝,印度本土還沒有原器件、模具等生產配套能力。印度能否學習中國,以整機組裝為牽引,逐步發(fā)展到上游原器件的生產,我們還需要繼續(xù)觀察。
但是,印度政府從2017年12月開始,將智能手機的基本關稅從10%上升到了15%,2018年2月又上升至20%,4月份又對包括電路板、攝像頭模塊在內的電子元件征收了10%的關稅。這樣的政策,無疑會促使手機上游電子元件和整機在本地的生產。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yè)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yè)園區(qū)規(guī)劃 十三五規(guī)劃
中研網 發(fā)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yè)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CEO先于員工離職、員工被拖欠兩個月工資無人問津?!睕]想到七年前曾經輝煌一時的團購網站拉手網,會以這樣的方式來7...
中國真正強大,是不再以破壞環(huán)境為代價發(fā)展經濟的時候。自一個半月前,東莞發(fā)布公告要在全市開展清理“散亂污”企業(yè),...
7月23日消息,近日網上有傳言稱,由于央行政策,螞蟻金服8月1日起,借唄將全部停止,花唄使用額度限每筆1000元,最高2...
A2奶粉中國經銷商被罰10萬元,原因是什么?近日,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公布2018年典型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案件30件。其中,...
7月19日晚間,長生生物發(fā)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因生產、銷售劣質百白破疫苗,被吉林省食藥監(jiān)局沒收違法所得8...
環(huán)保風暴來勢洶洶,近期多省相繼出臺燃煤、生物質鍋爐清零,夏季包裝印刷企業(yè)涉VOCs工序停產等方案。詳見:5個地區(qū)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