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首都馬累是一個面積約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0萬的小島。馬累人口密度大,土地稀缺,交通擁堵,市政落后,嚴重制約著馬爾代夫的長遠發(fā)展。將馬累島和機場島連接起來,隨后貫通機場島北側的胡魯馬累島,打造大馬累首都區(qū),成為馬爾代夫未來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一座跨海大橋,則是這幅宏偉藍圖的關鍵一環(huán)。
得天獨厚的優(yōu)美環(huán)境讓馬爾代夫成為全球旅游度假勝地。然而,馬爾代夫人卻有著自己的煩惱——長期以來,馬爾代夫沒有橋,連接各個島嶼的主要途徑是擺渡,這嚴重制約了馬爾代夫的發(fā)展空間。
正因為如此,馬爾代夫人民才把正在修建之中的中馬友誼大橋看得特別重。馬爾代夫總統(tǒng)亞明在大橋開工儀式上說:“得知中國同意承建大橋項目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建成這座大橋是馬爾代夫人民世代夙愿,也是整個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基石?!?/p>
馬爾代夫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扼守要道,通聯(lián)八方。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以中馬友誼大橋為代表的中馬合作正如火如荼開展,這個群島國家的發(fā)展活力正得到更大釋放。
大橋建設是馬爾代夫的世紀工程
馬爾代夫人都說中馬友誼大橋是馬爾代夫的世紀工程,這真不是夸張。馬爾代夫上千個島嶼中,住人的有200個,其中又以馬累島、機場島和胡魯馬累島為主要居住島。此前,機場島到胡魯馬累島有一條公路相連,但馬累島到機場島需要擺渡。馬累島面積不足1.8平方公里,道路窄到連貨車卸貨都很困難。因此,如果能修通馬累島連接機場島的大橋,三個島連成一片,馬爾代夫國家發(fā)展空間立即會發(fā)生質的飛躍。
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馬爾代夫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會談期間,對馬累—機場島跨海大橋這個合作項目,亞明總統(tǒng)格外重視,他主動提議將這座橋命名為“中馬友誼大橋”,習近平主席欣然應允。
中馬友誼大橋合作意向敲定后,中國商務部立即啟動項目招標程序,選擇最優(yōu)秀的橋梁施工企業(yè)和項目管理公司參與建設,并和馬爾代夫住房與基礎設施部建立了中馬友誼大橋政府間協(xié)調機制。
2015年12月,中馬友誼大橋舉行開工儀式。短短9個月后,5個大型海上作業(yè)平臺巍然屹立,施工棧橋如長龍臥波,貫通海峽的施工通道已全面打開,每根重達百余噸的鋼護筒陸續(xù)精準定位,在40余米深的海底如定海神針般為大橋打下穩(wěn)固的基礎。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馬友誼大橋項目施工技術組組長林樹奎告訴記者,項目于2015年12月30日開工,預計2018年8月20日竣工,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
“施工地獄”沒有難住中國建設者
“馬爾代夫雖是旅游天堂,但卻是施工地獄?!敝袊虅詹狂v中馬友誼大橋專職項目代表劉嶺開玩笑說。
中馬友誼大橋項目的施工難度的確不小。大橋位于馬爾代夫群島潟湖與外海交匯處,海風強勁,無風涌浪高達3米,洋流多變,海水流速大,水深達27—46米,再加上珊瑚礁地質、高輻射、高濕度、高鹽等多方面因素,施工條件極為惡劣。
然而,這些都沒有難住中國建設者。通過優(yōu)化橋梁設計方案,探索施工新路子,中國項目組攻克了令不少國際工程單位望而卻步的難題。光是為了提高工作窗口分析精度,項目技術組就委托中國國家海洋環(huán)境預報中心對2006年至2015年這10年間橋位處波浪狀況進行了后報。
此外,馬爾代夫常年氣溫都在32攝氏度左右?,F(xiàn)場施工作業(yè)工人穿戴全套安全設備,個個汗流浹背,每日飲水量要達到5公升。除了高溫,工人們在雨季施工,還面臨登革熱疫情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威脅。
劉嶺表示,中馬友誼大橋參建各方克服了各種困難,目前項目的安全、進度、質量等各方面都滿足建設要求。
當?shù)厝讼掳嗪髳劭创髽蚪ㄔO現(xiàn)場
馬爾代夫人民對大橋的渴望,中國施工方一直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林樹奎告訴記者,技術組建成臨時施工便橋時,一些馬爾代夫人就認為大橋已經(jīng)建成了。過一段時間,看項目沒有太大改變,又開始擔心馬爾代夫政府沒給錢,中國企業(yè)不建了。再后來,塔吊和龍門吊在施工現(xiàn)場豎起,當?shù)厝私K于舒了一口氣,開始為年輕人以后可以騎著摩托車上下班而感到興奮。馬累島臨橋一面每天都站著很多觀橋的人,馬爾代夫政府還專門在技術組駐地附近修建了配備望遠鏡的觀景平臺,方便人們下班后看大橋建設進展。
采訪過程中,無論馬爾代夫官員還是民眾,一提起大橋,都會對記者豎起大拇指,用中文說“好”、“謝謝”。當?shù)孛癖娺€把到大橋項目工作視為榮耀。在項目組擔任人力資源主管的阿米拉曾留學中國,會說中文?!拔腋赣H為我在這里工作而感到自豪。我當初選擇學中文是因為中國越來越強大,中文越來越普及?,F(xiàn)在,馬爾代夫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這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機遇。”
中國駐馬爾代夫使館臨時代辦楊寅表示,中馬友誼大橋是兩國共建面向未來的全面友好合作伙伴關系的具體體現(xiàn)。大橋對推動中馬兩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jīng)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促進中馬兩國友好關系,具有極大推動作用。
中研網(wǎng)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jīng)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jīng)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jīng)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相關閱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wǎng)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教育機器人研究報告對教育機器人行業(yè)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
汽車安全氣囊行業(yè)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汽車安全氣囊行業(yè)的
中國煉鋼行業(yè)發(fā)展?jié)摿Ψ治黾巴顿Y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
煉鋼行業(yè)研究報告中的煉鋼行業(yè)數(shù)據(jù)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