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多月的漫長等待,一份特殊的“親子鑒定”報告近日出爐,13頭克隆小豬與“代孕”母親無血緣關系,僅與供體細胞存在“親子關系”。這從醫(yī)學上證明,世界首例機器人操作的體細胞克隆豬在天津誕生。
經過110天孕育,4月26日、29日,兩頭普通的“代孕”母豬先后順利產下了13頭健康的純種小長白豬。
“機器人操作體細胞克隆豬”研究來自南開大學機器人所趙新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天津市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是主要合作單位。體細胞克隆是改良生物品種的經典方法之一。它將普通品種卵母細胞的細胞核去除后,注入優(yōu)良品種的體細胞。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獲得的后代一定是優(yōu)良品種。然而,人工操作成功率極低。針對這一問題,南開大學研究團隊研制出具有可視化、微創(chuàng)化、定點化、定量化功能,集檢測分析與操作于一體的原位顯微分析與操作儀,利用該儀器實現了機器人化的細胞核移植流程。
據介紹,基于機器人微操作的體細胞克隆技術的關鍵難點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細胞的傷害??蒲腥藛T通過分析微操作工具與細胞接觸過程中的細胞受力情況,分別實現了基于最小力的細胞撥動與抽核,保證了細胞核移植操作過程中細胞受力最小。手動操作撥動細胞,細胞最大變形30至40微米,經過計算后的機器人操作細胞最大變形降低至10微米到15微米。
實驗結果表明,基于最小力的細胞撥動方法顯著減少了對細胞的傷害;后續(xù)細胞培養(yǎng)表明,與人工操作相比,基于最小力的細胞抽核操作,細胞后續(xù)發(fā)育率顯著更高。
趙新說:“我們的研究第一次從細胞的發(fā)育角度指導微操作,通過細胞受力將微操作過程與細胞發(fā)育結果建立聯系。這套方法的推廣可進一步提高微操作技術對整體生物過程的貢獻??梢灶A見,在輔助生育、動植物品種改良以及大眾醫(yī)療、家畜生產等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2017-2022年版浴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公1
《2017-2022年版益生菌酸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1
導電高分子原料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yè)IPO上市環(huán)境綜合評估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