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yè)在美國和其他海外市場掀起的收購潮,吸引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高度關注。

中國企業(yè)的海外并購面臨美國監(jiān)管機構更加嚴厲的審查,如今它們獲得了一個新穎的解決方案:如果收購被美國監(jiān)管機構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它們將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榮鼎咨詢(RhodiumGroup)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內(nèi)地企業(yè)去年對美投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456億美元。律師們表示,中國企業(yè)在美國和其他海外市場掀起的收購潮,吸引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onForeignInvestmentintheUnitedStates,下稱CFIUS)的高度關注。
例如,在上月,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FujianGrandChipInvestmentFund)表示,在未能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批準之后,它撤回了對德國芯片設備制造商愛思強(Aixtron)6.7億歐元的收購要約。
現(xiàn)在,以怡安保險(Aon)為首的數(shù)家保險集團推銷的產(chǎn)品是,如果美國監(jiān)管機構否決交易,將會全額賠付外國競標者不得不向收購對象公司支付的“反向毀約金”。
威嘉律師事務所(Weil,Gotshal&Manges)香港辦公室負責人AkikoMikumo表示:“在政府對某一筆交易的反應不確定的時候,投保很可能是慎重的。”她指出,許多收購買家已經(jīng)購買了所謂的保證和陳述保單。
專家們相信,唐納德·特朗普(DonaldTrump)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預示著中國并購者面臨更加敵意的環(huán)境。
過去,由于收購對象認為中國內(nèi)地企業(yè)完成交易的確定性較低,許多中資集團不得不支付相對較高的價格。
為怡安在紐約開發(fā)這種產(chǎn)品的艾略特·科諾普科(ElliotKonopko)表示:“但這種保險的一個關鍵好處是,中方可以提交更具競爭力的報價來收購一流的上市公司。通過讓中國買家有能力提供反向毀約費,確定性增強了?!?br />
去年早些時候,一個由中國內(nèi)地和香港公司組成的財團在以36億美元收購美國打印機制造商利盟(Lexmark)的時候購買了保險。利盟吸引了許多非中國買家的興趣,這讓它有足夠底氣要求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否決交易的情況下得到9000萬美元的毀約費。結果,該交易獲批,雙方于去年末完成了交易。
律師們表示,防范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否決的投保費用通常是目標公司企業(yè)價值的0.5%-0.75%。他們補充稱,就利盟而言,保費超過1000萬美元。
然而,世達律師事務所(Skadden,Arps,Slate,Meagher&Flom)駐華盛頓合伙人律師伊萬·施拉格爾(IvanSchlager)表示,價格將會有所不同。
迄今很少有中國公司愿意為此類保險買單的公開例子,盡管科諾普科表示,自去年初首次推出以來,他已經(jīng)數(shù)次賣出此類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