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連換3個CEO,戰(zhàn)略搖擺不定,萬達在互聯網業(yè)務上的突破甚至不如獨自闖蕩打拼的王思聰,資源和財力雄厚的萬達究竟為何沒有做成電商?
2015年6月,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接到了一條來自獵頭的短信:“王總您好,想邀請您作為萬達電商CEO的職位,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接觸一下?”這條有著語法錯誤的消息讓王興哭笑不得:“聽說萬達給的薪水很高,想想還有一點小激動?!?/p>
高薪挖人是萬達電商給互聯網行業(yè)的最深印象,但除此之外,很難有人能說出運營了5年的萬達互聯網業(yè)務究竟做了什么,只有頻繁更換的CEO、與騰訊和百度無疾而終的合作,以及缺乏影響力的產品。
業(yè)務多元化一直是萬達集團的重要策略,比如在文化娛樂、百貨、旅游、影視等領域的突飛猛進,而萬達對電商這樣的新興業(yè)態(tài)感興趣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接近萬達的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當年5月左右萬達就已經開始組建O2O體系。
彼時,萬達主營業(yè)務商業(yè)地產正面臨嚴峻挑戰(zhàn),重資產、租金回報率低,況且萬達已經基本覆蓋了所有重點城市,業(yè)務基本飽和。這時有高強現金流、高流量的電商業(yè)務進入了萬達的視野,這也被萬達視為下一個轉型的重要抓手。
但在運作了四年之后,形勢急轉直下,萬達電商2016年被合并進入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新任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總裁曲德君公開表示:“萬達從來沒說過要做電商,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很早就說過,萬達做的不是電商,既不是淘寶,也不是京東,是一個完全創(chuàng)新的東西?!币酝踅×趾婉R云的“億元賭局”為始,以“從來沒說過要做電商”為終,萬達的名字在中國電商圈里就如同永遠被等待的“戈多”。
在曲德君的治理下,萬達的互聯網業(yè)務將如何開啟新的轉型?
五年五個方向,萬達電商學費昂貴
萬達初涉電商的2012年正是中國電商行業(yè)的多事之秋:阿里的雙十一雖然達到了191億,但虛假發(fā)貨、刷單、中小商戶盈利難的問題正在困擾這家未來的超級巨頭;京東還沒有上市,年底雖然完成了一筆4億美元的融資,但卻被稱估值進一步降低,物流的高額投入也沒有看出回報;同樣從線下轉型而來的蘇寧正處于轉型陣痛期;唯品會則被媒體稱為流血上市。
但就是這些正處于融資困難、盈利能力不強時期的電商,給了實體商業(yè)重重一擊。2012年后,傳統零售業(yè)不得不開始面對困局,擁抱互聯網成為大勢所趨,“萬達現在的模式盈利能力很差,所以必須要尋求電商業(yè)務的幫助?!狈治鋈耸恐赋?。
萬達的電商夢想瞄向了這時最火熱的話題:O2O。
“當時電商都在追求規(guī)?;?,用戶數量和日活是最關鍵的指標,而萬達因為萬達廣場,擁有相當精準和活躍的龐大用戶。所以最初的想法就是利用這些線下用戶,來給萬達的線上業(yè)務導流,至于為什么導流到線上或者到了線上能做什么,萬達方面并沒有做太深的思考。”參與萬達電商最初期構架的早期管理人員張明對騰訊科技表示。
萬達的第一版電商平臺做得并不順利,其功能嚴重依賴萬達原有的業(yè)務,很難向更大的市場推廣。
2014年,在引入騰訊百度建立合資公司之后,萬達有了新的想法。根據騰百萬三家合作協議,這三家巨頭將會員打通,建立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融合,以圖將騰訊、百度的會員導流過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生態(tài)圈。
但一直以來,飛凡的會員只能用手機號進行注冊,騰訊和百度的協同效應并未展現。
張明對騰訊科技表示:“此時萬達的想法已經從原來的導流變?yōu)榱藬祿伍_發(fā),以前萬達自身的積分體系和會員體系做的并不好,萬達和用戶之間的直接接觸基本為0。會員體系或許能夠幫助萬達直接接觸用戶,而數據的挖掘分析,當時也是零售業(yè)的熱點?!?/p>
不過,萬達電商也沒有在這個領域堅持太久,很快在新任CEO董策的指揮下,萬達電商管理層主要目標變成了智能廣場建設。
2015年年中,飛凡網正式上線,從其網站構架上看,主要分為餐飲、電影、金融等板塊,基本上涵蓋了萬達廣場的業(yè)務范圍。在這個網站上,消費者可以獲得包含電影、餐飲等在內的各項服務。
“當時的核心邏輯就是能夠讓萬達線下的生意做的更好一點,來對抗電商平臺的入侵,也能夠讓萬達廣場收到更多的租金?!鼻叭f達電商中層管理人員李翔對騰訊科技表示。
而當接替董策的CEO李進嶺上任之后,飛凡的業(yè)務又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銷售商品的電商或者O2O,甚至也不是智能廣場,而是轉型成為面向購物中心提供整套"互聯網+"解決方案的技術提供商。根據內部解讀,萬達的電商體系未來將更多承擔為萬達廣場商家提供信息化改造的任務,從而完成數據以及廣場的整體智能化升級。
最新的消息是,今年3月時萬達網絡科技集團與IBM達成戰(zhàn)略合作,萬達將利用IBM的相關技術為企業(yè)提供云服務,以圖“打造全球唯一的 ‘實體+互聯網’全生態(tài)智慧開放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零售餐飲、影視娛樂以及網絡金融服務等資源,為實體產業(yè)實現數字化升級,為消費者提供全生態(tài)智慧生活體驗 。”
關于這種轉變,一部分萬達電商前員工表示贊同,而一部分則表示反對。表示贊同的認為,在中國做電商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理解的庫存、品牌、商業(yè)模式等,而是中小企業(yè)信息化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對于萬達廣場里面大量的商戶來講,信息化程度還比較差,萬達必須先幫助這些商戶來做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實現自己未來的夢想?!?/p>
反對者則認為,萬達電商在此之前其實已經做過相當程度的智能化改造,但是效果并不好?!笆紫仍谌f達廣場入駐的很多都是連鎖品牌,甚至是國際化的大連鎖品牌,這些品牌的特點就是信息化程度比較高,而且不愿意給萬達提供接口。另外,即便是未來信息化改造升級做的足夠好,萬達旗下App的用戶粘性也相對較低,無論是數據變現還是金融變現都沒有太多的可操作空間?!?/p>
戰(zhàn)略層面的搖擺、發(fā)展方向的迷惑不清,讓萬達電商付出了昂貴的學習代價。
地產基因強大,內部支持僅是口號
“你們缺乏互聯網思維,暫時不考慮合作。”2014年,馬云發(fā)短信給王健林,明確拒絕了后者的合作意向。
而五年之間,萬達電商延續(xù)自集團的軍隊文化,與互聯網公司格格不入,成為了阻礙萬達電商前進的絆腳石。
2014年8月,王健林拉馬化騰、李彥宏一起組建騰百萬。最初的規(guī)劃顯示,萬達電商總投資50億元,三家持股比例分別為:70%、15%和15%。百度高級副總裁向海龍、騰訊電商控股公司CEO吳宵光進入董事會,并計劃此后未來5年將追加投資至200億元,打造全球最大O2O電商公司。
發(fā)布會現場,王健林表示萬達電商第一不做實物,第二不賣商品,而是賣服務。
此時是萬達電商看起來最明媚的時光,甚至反過來影響了萬達旗下的商業(yè)地產。2014年12月23日,大連萬達商業(yè)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媒體的反饋是,萬達商業(yè)地產能成為2014年港股募集資金最高的公司,依靠的正是電商領域的布局,在互聯網被熱捧的時代,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商故事總是能夠引起資本市場的無限興趣和猜想。
在第100座萬達廣場開業(yè)儀式上,王健林更是稱:“萬達的文化、電商、旅游等三大產業(yè)將成為萬達發(fā)展新的三駕馬車?!?/p>
2015年年初,萬達方面表示有兩家互聯網投資基金以10億人民幣的代價收購了萬達電商5%的股份,這意味著在短短幾個月內,萬達電商的估值從當初的“50億元”注資,達到了200億元。
不過騰訊百度、萬達電商、萬達地產之間的問題很快暴露出來。
深度參與了合作過程的萬達電商前高管鄭曉亮對騰訊科技表示,在騰百萬的合作中,存在著根本理念、理解上的問題。
“最初的騰百萬就是王健林私下拉著馬化騰、李彥宏站臺。三方的確草簽過50億的協議,但協議中的條款很多,而且騰訊和百度主要期望投入資源而不是現金,比如騰訊的微信接口、百度的搜索導流等?!?/p>
鄭曉亮回憶,當時飛凡的相關領導找到了微信部門索要入口,但是微信給的反饋是飛凡產品太差根本沒辦法和微信進行對接,前前后后改了好幾版也沒辦法達到微信的要求,所以這個合作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和百度的合作大抵如此,一直以來,飛凡的會員只能用手機號進行注冊,騰訊和百度的協同效應并未展現,當然,那個傳聞中的“50億”和“200億”也都未實現。
2016年7月7日,“飛凡”的實體運營公司“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投資人由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產業(yè)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王健林變更為上海萬達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同時,該公司的企業(yè)類型也從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變?yōu)橐蝗擞邢挢熑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法定代表人則從丁本錫(萬達集團總裁)變?yōu)榍戮?萬達金融集團總裁)。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冰箱能效將大幅升級,而消費者則直接從中受益?!都矣秒?/p>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fā)展,生態(tài)板市場發(fā)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zhàn)
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上海飯店業(yè)的發(fā)展較為緩慢,截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