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中國式”家電突圍(下)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7-7-17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家電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熱水器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我國熱水器行業(yè)已經從最初的小而少發(fā)展到現在的大而多,產品類型也隨著技術的2008-2010年中國冰箱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洗衣機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數字電視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楊剛2005年從美國硅谷回國,加盟長虹親手組建了虹微公司,在他的公司里聚集了一批年輕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記者在長虹集團發(fā)現,很多關鍵部門都是由一群年輕人組成。當我們來到創(chuàng)新設計中心的時候,正好碰上設計師們的討論會。
設計中心副主任葉根軍特意隆重地向記者介紹了他年輕的團隊。
我們的設計團隊其實基本上都是80后,這位這個設計師就是80后。對對,這些都是80后,那位也是這位也是80后,其實我們這個團隊,現在應該說非常的年輕。
葉根軍:"我們設計師要站到那個柜臺前去賣電視,去賣我們的產品,你要把你這個東西賣給人家,你看看,如果是不好的設計,一個不好的產品,你看你怎么把它賣得掉。"
1月13日,長虹企業(yè)技術中心"面向信息家電的嵌入式軟件平臺及關鍵技術開發(fā)"項目順利通過國家863軟件重大專項專家組的驗收。這意味著,長虹已經具備嵌入式軟件突圍的能力。記者了解到,就在04年前,技術中心還僅僅是由幾個人組成的名不副實的管理部門而已,并不進行實質的研發(fā)工作。
長虹企業(yè)技術中心副主任張恩陽:"我們是在一些領域關注一些那個,一些比較,未來有可能,有可能會發(fā)展起來新的發(fā)展技術,同時我們也關注,不同技術的融合,然后能夠創(chuàng)新出一些新的產品。"
應對市場方向的壓力,面向通信和IT相繼成立國虹通訊公司和長虹佳華公司,作為一個傳統家電企業(yè),長虹開始向信息家電擴展。長虹手機已經上市,長虹佳華更是在IT業(yè)創(chuàng)下不錯的業(yè)績,為家電融入IT提供了有力的平臺。
長虹佳華信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總裁祝劍秋:"我覺得我們在融合,在融合,我們你看我們既做IT的產品,既有IT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現在又做消費類電子產品,同時我們又想辦法,我們的產品又在跟這個視頻、播放在融合。"
以3C融合為主要方向的下一代家電產業(yè),儼然給家電、IT、通信各自領域內的廠商們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3C的時代已經漸行漸近,誰將爭得主動地位?我們看到長虹在積極布局,處處埋下伏筆。長虹與中國電信和盛大網絡公司合作,并加入了閃聯標準工作組。
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體斌:"我們這個行業(yè)的話,早期是大家都清楚的是一個價格戰(zhàn),一個概念戰(zhàn),但是在結束了這個價格戰(zhàn)、概念戰(zhàn)以后,那么很重要的一個的話,這個企業(yè)就是看你有沒有一個強大的整合資源的能力,就是你有沒有你自己綜合核心競爭的能力。"
長虹的思路是由長虹的產品結合運營商的網絡資源,一起面對顧客,共享利潤。此外,謀求標準組織的核心地位,最終成為標準的制定者,以求在商業(yè)模式方向突圍;仡櫲陙碜兏锏膹V度、速度和深度,長虹突圍的路徑依稀可辨,可以說長虹實現了一次實實在在的蛻變。4月20日下午,長虹季報披露"扭虧為贏"1.74億元。
記者:"長虹現在是不是真的走出困境了?"
郭德軒:"困境應該是走出了,應該說來任重道遠,我們還沒有實現我們自己的理想。"
記者:"你們的理想是什么?"
郭德軒:"我們要把自己做成像松下、像索尼這樣一些企業(yè)。"
中國彩電業(yè)將何去何從
我們知道,長虹當初是在價格戰(zhàn)中崛起的一家彩電企業(yè),曾經是國內同行的領頭羊。而長虹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立足于長遠,掌握核心技術,真正成為國際化的大企業(yè)。從長虹現在的舉動看,它已經全面涉足顯示器、集成電路、電源的開發(fā),也是彩電行業(yè)中被稱為"臉面、大腦、心臟"的核心器件。他們認為只有掌握了這些資源,才能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
在集體性的痛定思痛過后,我們看到了長虹的歸來。而此時整個中國的家電業(yè)也處在絕地反擊的危機關頭,國產品牌被外資品牌的低價策略壓得喘不過氣來,一面上山下鄉(xiāng)確保三四級市場,一面共同承諾把質保期延長至三年。
記者:"現在平板來的時候,價格戰(zhàn)還能起到什么作用嗎?"
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我認為價格戰(zhàn)不能打到底的,我們最終要想占領世界市場的平板電視主要是靠我們的質量和售后服務,這一點中國的企業(yè)已經明確了,商務部正在組織一些我們現有的一些企業(yè),正在進一步地研究以前我們一些舊的做法,特別是價格做法是絕對行不通的,在新的情況下面,我們只有提高我們的服務水平,提高我們產品質量,讓更多世界上的消費者喜愛中國產品,這才是我們平板電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方向。"
今年3月1日起,美國開始實施強制數字電視標準,進口中國彩電將被征收15至30美元的專利費,而每臺彩電的利潤僅10美元左右,歐盟最近也在醞釀類似收費,這對中國彩電出口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局面的出現反映出了中國彩電業(yè)的尷尬:在將近30年的產業(yè)發(fā)展歷程中,中國彩電并沒有培養(yǎng)出自己的產業(yè)創(chuàng)新體系,我們仍然被跨國公司的技術強者遠遠地落下。
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旭:"我們一定是保持領先的,在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增加功能,然后使老百姓能夠有更好的體驗,你要不斷開發(fā)市場,不斷給老百姓找更多的體驗,我想這就是賽跑,誰跑得快,你就第一時間搶到市場。"
美國征收專利費僅僅是冰山一角,更本質的問題是,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已經落后。發(fā)紅頭文件支持企業(yè)的時代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用政策密集抵抗技術密集可能仍是目前的出路之一。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政府在產業(yè)政策上可以扶持,但是不是講政府去完成這個技術。"
記者:"是不是他那種更有實力的大企業(yè)應該去完成這種任務?"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應該這樣講,不光是長虹,還是海爾,都應該掌握前沿的技術。"
液晶屏、等離子屏是典型的資金、技術型項目,國內的"先行者"京東方、上廣電的液晶屏項目自上馬以來,虧損不斷。京東方甚至不得不在今年4月將虧損的液晶屏生產線剝離出旗下上市公司。現在造屏幕,是否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會不會造出來就落后?長虹的等離子屏項目也因此讓人捏一把汗,但是陸刃波副主任卻對此持樂觀的態(tài)度。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因為我們相信08年奧運會,08年平板電視需要放量,我們估計07年大約有780萬臺的市場需求,那么08年可能有更大的市場需求,所以我們長虹量產的話,不管是技術上,還是價格上,甚至規(guī)模上他都能有很好的發(fā)展。"
我國數字高清標準已經出臺,08年奧運將轉播數字電視,這對我國的彩電企業(yè)是個機遇,現在說彩電業(yè)崩盤似乎為時尚早,我們寧愿相信,經歷20多年市場洗禮的中國彩電業(yè)一定不會倒下。
海信集團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郭慶存:"時間會給我們創(chuàng)造些機會,磨難會使中國的彩電業(yè)成長,中國的彩電業(yè)通過自己艱苦的創(chuàng)新和努力,一旦掌握了自主知識產權,中國的彩電業(yè)的日子就會變得好過一些。"
不管最終能否真正成功,長虹式的猛醒或許能給整個中國的家電業(yè)以啟示。在展會的峰會上,有國內企業(yè)認為不做壓縮機照樣做冰箱空調,不做屏照樣做電視,繼續(xù)做技術的跟隨者,顧慮一城一池的得失,丟掉的將可能是未來家電業(yè)的整個版圖。
在青島電博會盛大的開幕式上,記者感受到了一種緊張的氣氛,企業(yè)家們神情凝重、來去匆匆,無心流連這金花飛舞,不知道來年的電博會上能否看到他們輕松而穩(wěn)健的身影。
半小時觀察:把燒餅鋪變成蛋糕店
從顯像管電視,進入平板電視時代,不僅是我們老百姓家里的電視要換,彩電企業(yè)的發(fā)展思路更要換。如果說,當年的中國彩電是靠規(guī)模生產能力、低廉的價格、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把國外品牌打的節(jié)節(jié)敗退。那么,到了平板時代,這三板斧卻突然不靈了。
而這個時候,那些國際家電巨頭們又在做著什么,我們不妨來看看,美國的通用電氣將原有的中文名"通用電器"換成了英文的GE,他們告訴大家:他們已經不是一家電氣公司,如今GE的金融服務、發(fā)電設備、水處理技術、醫(yī)療成像、商務已經遍布全球;而飛利浦把許多電器公司賣掉,大量買入醫(yī)療器械設備業(yè)務,如今飛利浦的醫(yī)療器械已經搶灘新興國家市場,成為公司強勁的利潤增長點;日本索尼公司也早已不再是一家家電公司,他們對音樂娛樂的開發(fā)令人刮目相看,索尼音樂的預期利潤超過家電。
這讓我想起了搖滾歌手崔健一首歌里的歌詞: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面對風云變幻的家電市場,國內的彩電生產企業(yè),如果不進取,還是一個沒有研發(fā)能力的組裝車間的話,在這樣的市道下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這就像一個賣燒餅的鋪子,到了大家口味越來越高,都想吃點好東西的時候,即使燒餅做的再多,生意也趕不上一家蛋糕店。
- ■ 與【“中國式”家電突圍(下)】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