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中國電視工業(yè)發(fā)展之50年品牌興衰記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7-9-27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電視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熱水器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我國熱水器行業(yè)已經從最初的小而少發(fā)展到現在的大而多,產品類型也隨著技術的2008-2010年中國冰箱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洗衣機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數字電視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從1958年中國第一臺電視機問世,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中國電視工業(yè)剛好走過她最不平凡的第50年。在歷史的長河里,50年盡管很短暫,但中國電視工業(yè)則歷經了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球面電視到純平電視、從傳統(tǒng)的CRT電視到現在的大平板電視的種種技術革新。
回顧曾經的三大經典電視制造商
當我們回顧中國電視工業(yè)這50年的發(fā)展歷程,相信很多人會記得北京、牡丹、金星、凱歌、黃河以及熊貓等這些當年耳熟能詳的品牌。在面對技術的不斷革新、消費者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很多經典的電視品牌由于種種原因,已經退出電視市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曾經輝煌的電視品牌退出了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品牌至今還在影響著人們?首先,編輯先帶著大家一起,回顧三個比較典型的、但已退出中國市場的電視制造商——金星、牡丹以及凱歌。
上海金星牌:走精品路線
金星牌彩電是原上海電視機廠(現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上廣電)的名牌產品。從1982年10月正式竣工投產以來,獲得了很高的好評度和知名度。一直以來,金星電視走的是精品路線,發(fā)展思路是“適度規(guī)模,適當份額”,“高科技含量,高品質質量”。
但是,面對中國市場日益加劇的價格戰(zhàn),金星迫于市場壓力,不得以也加入了降價的陣營中。對于原本規(guī)模不夠大的金星彩電來說,在利潤日漸減少的情況下生存日益艱難。2003年,其母公司上廣電正式停止了“金星”牌彩電的生產,這個曾經輝煌的品牌便正式退出了中國市場。
北京牡丹牌:曾經超高市占率
牡丹電視可以說是中國電子工業(yè)的大型骨干企業(yè),早在80年代初期便從日本引進領先的技術生產線,憑借自身的實力取得了50%以上的市占率,甚至是在國內外眾多電視品牌競爭最為激烈的90年代還能維持20%左右的市占率,獲得了“中華名牌彩電”的稱號。
相信包括編輯在內的很多人家中都曾經擁有過牡丹牌電視機。但是,從1996年開始,長虹等廠家推出了猛烈的價格攻勢,牡丹彩電由于冗員過多資金不足,造成了決策性失誤,導致市占率再度下降。2000年時牡丹牌彩電基本停產。
上海凱歌:革命性售后服務
凱歌是上海無線電廠的黑白電視品牌,在80年代可以說是一家比較有特色的公司,早在1984年便推出上門服務,這在當時看來可以說是絕對革命性的舉動。凱歌以優(yōu)質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務,曾經獲得非常不錯的市場口碑。
凱歌的問題在于技術鏈上的缺失。我們知道,90年代是彩色電視機迅速普及的年代,但上海無線電四廠卻只生產黑白電視機,無法滿足消費需求日益增高的用戶,于是在90年代凱歌便宣布停產。1996年,上海無線電廠宣布倒閉,不過現在仍然剩下維修部。
同其它品牌不同的是,長虹屬于我國比較老牌的電視制造商,但至今還在影響著很多人的生活。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國內國內企業(yè)開始引進彩電生產線并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并成為世界第二的電視機生產大國。但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很長一段時間,國產彩電由于技術、功能以及質量等原因,受到日系品牌在品牌和性能方面的攻擊,難以成為市場主力。
國產電視品牌并沒有因此停止過同日系品牌的競爭。1989年,長虹彩電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降價,發(fā)起彩電史上第一次價格戰(zhàn)。50天后,國家出臺了彩電降價政策,從此國產彩電擺脫了計劃經濟的陰影,企業(yè)取得了對自己產品營銷的主動權。這期間國產彩電品牌無論是技術還是規(guī)模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長虹在這段時期開始慢慢崛起。
- ■ 與【中國電視工業(yè)發(fā)展之50年品牌興衰記】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