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究竟難在哪兒?(上)
-
http://www.mamogu.com 發(fā)稿日期:2008-6-2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家電 鎘 水銀 六元鉻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熱水器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我國熱水器行業(yè)已經從最初的小而少發(fā)展到現在的大而多,產品類型也隨著技術的2008-2010年中國冰箱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洗衣機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數字電視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正如有人評價說“廢舊家電可能是惡魔,也可能是天使,關鍵就看我們如何利用它!痹谖覈,廢舊家電至今還是前者的形象,因為我們還沒有更有效的辦法讓它在正規(guī)渠道里流動,當然就談不上將其無害回收利用。無照經營者四處游走收購,掛著“高價回收各種電器”牌子的三輪車隨處可見,他們構成了回收的主力軍。通過非正規(guī)渠道回收的廢舊家電經過修理、翻新后繼續(xù)銷售,不能銷售的轉賣給拆解者,而從事拆解的,都是放下農具的農民,在我國南方,很多鄉(xiāng)村都成了一個個廢舊家電的拆解、回收利用場所。
在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主辦的一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出示的資料顯示,在浙江臺州,數以千計的非法小作坊以焚燒等落后方式拆解廢舊家電;在廣東貴嶼,每年處理廢舊家電逾百萬噸,由于采用焚燒、掩埋等原始手段,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對該地河岸沉積物的抽樣化驗顯示,鉛、鉻、錫等的含量都超過危險污染標準的數百倍甚至上千倍,而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也超過了飲用水標準數千倍,當地村民的飲用水只能從外地購買。
專家指出,我國目前這種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的無序狀態(tài),終將威脅到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完全可以變廢為寶的東西,為什么卻成了安全隱患?廢舊家電有序回收利用究竟難在哪兒?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無害化拆解、利用技術上不存在障礙
記者:廢舊家電無害化拆解、利用在技術上是否可行?這是所有討論的前提。最近聽說中國科學院化學所“馬永梅課題組”與北京正康創(chuàng)智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聯合攻關的廢舊電路板無損傷清潔全回收理論及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具體情況怎樣?我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技術是否已經成熟?
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科技處薛先生:“馬永梅課題組”與北京正康創(chuàng)智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聯合攻關的廢舊電路板無損傷清潔全回收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世界上廢舊電路板無損傷全回收的難題,金屬回收率不低于95%,電路各種再生金屬純度不低于99%,電子元器件原態(tài)分離率高達98%,廢氣廢水排放達到國家標準。目前,年分離量3000噸樣機的試驗正在順利進行,技術上并不存在什么障礙。
北京正康創(chuàng)智公司董事長韋勇:
這項技術在世界上屬于原創(chuàng)性發(fā)明,我公司已經完成國內發(fā)明專利申請申報工作。
中國家電協會廢舊電子電器再生利用分會會長劉福中:拆解、利用廢舊家電的技術從全世界范圍講,是比較成熟的。發(fā)達國家利用這些技術已經運行多年,無論是經驗還是工藝上都比較成熟。冰箱的無害化拆解、利用難度相對于其他產品要大,因為發(fā)泡劑污染嚴重,利用難度大。但是德國已經有處理廢舊冰箱的生產線,日本、美國、韓國都采用德國的設備。像這樣的設備,我們可以直接進口。
正規(guī)企業(yè)“吃不飽”試點未摸索出成功經驗
記者:2004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fā)改委確定浙江省、青島市為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建設試點省市,旨在建立規(guī)范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隨后,又將北京、上海等城市列為廢舊家電回收處理試點。但遺憾的是,經過數年試點工作,我們至今沒有看到什么成效。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經濟運行司體改處處長黃建忠:試點工作到目前為止還是不盡如人意,這畢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無米下鍋”是正規(guī)回收處理企業(yè)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投資1000多萬元的南京金澤公司電子電器廢棄物加工處理中心,自2004年10月8日竣工投產以來一直處于閑置狀態(tài),因為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收集到的廢舊電子線路板,幾乎可以在一個小時內處理完畢。
海爾公司研發(fā)本部尹博士:建立一個處理廠對于海爾來說易如反掌。一個方案沒什么難的,主要是擔心收不到廢舊家電。如果收不到,投資近億元的設備就會被閑置,作為企業(yè),不得不慎重考慮。
上海矽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業(yè)務總監(jiān)李航:試點工作至今沒有取得什么成功經驗,我們作為正規(guī)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企業(yè),現在也感到很難,難就難在沒有貨源,也就是拿不到持續(xù)性、大批量的廢舊家電;厥涨乐两癫粫,我們現在不僅要考慮如何利用廢舊家電,還要花大力氣打通回收渠道。
回收體系尚不完善廢舊家電流向難以控制
記者:正規(guī)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企業(yè)“吃不飽”,但是非正規(guī)渠道卻生意紅火,貨源不斷。我的同行曾做過一個暗訪,藏身于廣州某舊廠區(qū)的地下電子垃圾中轉處理場共有110余間營業(yè)鋪面及倉庫,每天能夠分拆近500噸電子垃圾。而且這個地下中轉處理場的“業(yè)務拓展”做得相當不錯,幾天時間,先后有湘D、湘M、贛B及珠三角深圳、東莞、佛山等城市牌照的汽車載貨進出。這說明貨源并不缺乏,但為什么難以流入正規(guī)渠道?
北京市海淀區(qū)商務局市場科倪先生:我們是有正規(guī)回收渠道的,而且正在逐步擴大。但是,正規(guī)渠道在回收的時候競爭不過“游擊隊”,因此發(fā)展比較慢。競爭不過的原因關鍵在于價格。是有些市民愿意無償提供廢舊家電,但更多的人還是習慣賣廢品,而且價高者得。但是,在處理廢舊家電的時候,正規(guī)渠道的操作成本遠高于不法商販。正規(guī)渠道無論是儲運還是分解,都要保證在無害、環(huán)保的條件下進行,這樣成本自然要高,所以收購費用就不會太高。
海爾集團有關人士:正規(guī)渠道確實競爭不過不法商販。手工作坊拆解,只拆除有用的零部件和提取有用的金屬,廢棄物一倒了之。而我們是在密封容器中提取,廢水蒸餾,廢氣走洗滌塔,有害物質基本上零排放。在廢舊家電的設備投入和生產成本中,一半左右要用于環(huán)保。手工作坊拆解一臺電腦要賺一兩百元,我們基本上是不賺錢甚至虧損,所以沒有太多的錢投入到收購中。
倪先生:我們曾經考慮過給予回收處理企業(yè)一定的政府補貼,但是這并不是一個地區(qū)就能做到的。一旦海淀區(qū)給予補貼,提高了回收價格,那么全北京市甚至周邊省市的廢舊家電都會涌到海淀區(qū),這是我們無力承擔的。還有,作為一個正規(guī)的回收企業(yè),就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回收定價,不能像不法商販一樣隨意來。但是廢舊家電每一件都不一樣,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不像收廢報紙,一公斤多少錢,誰都可以按這個價收,沒有技術含量。這就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回收人員要經過培訓,掌握相關的電子知識,但是我們現在非常缺乏這樣的專業(yè)回收人員;二是定價,我們現在只能將廢舊家電回收定出一個價格區(qū)間,比如電視機回收價格定為100元—200元,到時候由回收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與不法商販比起來,價格的靈活性上還是要差一些。
李航:回收的關鍵是價格。處理廢舊家電本身就是花錢的事,作為正規(guī)企業(yè),沒有太多利潤支持回收所需的資金。我們了解到,很多企業(yè)擺放的廢舊家電回收箱境地都很尷尬,很難回收到東西。5月15日我們與國美共同發(fā)起了“綠色國美,綠色家園”活動,在全國的國美門店中回收手機,拿來舊手機的消費者可以得到國美購物的代金券。但是活動已經開始10多天了,大多數門店連一臺手機都沒有收到。
倪先生:廢舊物資的收購市場是放開的,只要在工商登記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就可以收購,就是合法的。“游擊隊”只要有營業(yè)執(zhí)照,就是正規(guī)的收購者。人們已經習慣將國有的回收公司定義為正規(guī)的回收企業(y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會再直接參與經營,市場的競爭也是放開的。對于一些商販將回收后的物資轉賣給非法拆解、利用單位,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jiān)管。在發(fā)達國家,回收體系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回收體系并存,制造企業(yè)有自己的回收公司,銷售企業(yè)、維修企業(yè)也負責回收,還有專門從事回收的企業(yè)。目前我們的回收渠道還比較單一,很多企業(yè)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回收渠道。
劉福中:我去美國加州看到,消費者可以打電話請回收人員上門收取廢舊家電。在我國大多數地方還不能實現這樣便捷的回收。日本的回收渠道中就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通路,就是郵局。因為郵局的分布非常廣,由他們來負責回收,人們就方便很多。當然,即便是日本這樣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率很高的國家,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率也只有50%,也就是說,有50%的廢舊家電沒有通過正規(guī)渠道處理。
政策立法明顯滯后環(huán)保教育還須強化
記者:不久前,由中國電子節(jié)能技術協會廢舊電子產品綜合利用工作委員會、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等多家電子電器產品行業(yè)協會聯合推出的“中國綠E行動”,號召消費者、商業(yè)用戶主動“交投”手中的廢棄、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希望每人每年交投至少1公斤以上的廢舊電子產品,地方政府應該獎勵交投數量在5公斤以上的志愿者。對于生產者、組織者,還號召其開展綠色設計、承擔回收處理責任,但是活動開展了一段時間,收效甚微。
某家電企業(yè)負責人:家電的利潤率就只有5到6個百分點,企業(yè)很難承擔回收需要的費用。如果將這部分成本分攤到產品中轉嫁給消費者,則必將提高產品的價格,也會影響產品的銷售。
惠普公司有關人士:消費者要樹立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消費者常常覺得廢舊家電是自己的財產,當要給其他人的時候,就應該有一個回報。應該讓消費者了解遞交廢舊家電是自己的責任。
李航:我們的消費者還是習慣于以往賣廢紙的方式賣家電,也就是說,賣了東西要有收益。
- ■ 與【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究竟難在哪兒?(上)】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