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領域:領先者與守衛(wèi)者
回顧歷史,無論是在PC時代,還是智能手機時代,HTC一直是領先者,其擁有很多企業(yè)無法擁有的超前眼光,也更有破釜沉舟開拓新領域的勇氣。作為領先者,HTC一次次證明其偉大和難能可貴之處。
虛擬現(xiàn)實讓HTC又一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2015年3月2日,MWC 2015發(fā)布HTC Vive,讓更多的人看到VR未來的無限可能性,迅速推動全球VR產業(yè)進入開荒期。2016年6月,HTC推出面向企業(yè)用戶的Vive虛擬現(xiàn)實頭盔套裝—Vive BE(即商業(yè)版)。2016年11月,HTC Vive頭戴式設備榮登2016中國泛娛樂指數盛典“中國VR產品關注度榜top10”。
可以認為,HTC Vive的每一次動作都將是行業(yè)的焦點,甚至對整個行業(yè)有著重要的影響。2016年年底,根據Superdata報告顯示,2016年HTC Vive出貨量42萬臺。時至今日,作為VR產業(yè)的領先者,在如今一片紅海的市場中,HTC再度面臨守江山的問題。
缺乏安全感是HTC目前最主要的表現(xiàn)。雖然HTC今年出售上海的手機工廠,但VRZINC發(fā)現(xiàn),HTC目前手上現(xiàn)金儲備達358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80.7億。也就是說,HTC手上有錢,并沒有窘迫到被迫賣廠的地步。在智能手機時代,HTC經歷了股價的潮漲潮落,一度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因此HTC更加明白手握足夠的現(xiàn)金,比起虛無縹緲的股價更讓人安心。這種缺乏安全的表現(xiàn)不僅僅表現(xiàn)現(xiàn)金儲備上,在VR硬件的售價上更為明顯。HTC CFO沈道邦曾在電話會議中一再強調,HTC會把提升利潤作為第一要務。而這個目的直接影響了營運成本的縮減,手機和VR業(yè)務策略的選擇。這也是為什么HTC Vive硬件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它過于注重硬件設備的盈利。
在此刻,背靠Facebook乘涼的Oculus在大幅度降價,對于開發(fā)者和內容進行大力度扶持;聯(lián)想、華碩、宏碁、LG等OEM廠商推出了基于“Holographic”平臺的MR頭顯,售價更低,并且加入inside-out功能,而HTC仍在用Outside-in實現(xiàn)空間定位和動捕。在平臺合作方面,Steam平臺已經放棄與HTC Vive的獨家合作,盡可能的開源所有接口和技術;在用戶策略上,HTC Vive又采用的迂回的方式B2B2C,對于其官方所透露的國內線上線下分發(fā)平臺Viveport周活躍用戶超過10萬的數據,VRZINC不得不再次給打上問號。
有業(yè)內人士曾多次向VRZINC表示,單款游戲在Oculus平臺上的日活躍數是Steam平臺的10倍,HTC Vive 40多萬的出貨量,大部分積壓在渠道手中,消費者購買的設備絕大多數也處于積灰狀態(tài)。雖然VRZINC無法驗證該消息的準確性,但從Vive最近采用的分期付款和租賃方式銷售頭顯來看,HTC正迫切清倉。
HTC的致命問題:危機四伏
回顧HTC的二十年,不難發(fā)現(xiàn)HTC犯了很多致命的問題,而這些問題Vive也同樣在犯。知乎網友是這樣評價HTC的:“丫鬟命,公主病”、“沒有蘋果的命,得了蘋果的病,不,比蘋果還要作?!?/p>
其實結合目前Vive在全球市場的舉措來看,HTC在市場、用戶、產品、運營等策略上犯了以下幾個錯誤:第一,不接地氣,愛吹噓。無論是HTC手機,還是Vive都不夠重視中國市場,這種重視不僅是市場投入,更關鍵的是了解市場;在手機業(yè)務方面,HTC過度看重歐美市場,忽視中國市場的需求,因此在產品定位、產品營銷方面在中國市場表現(xiàn)較差,最終因為官司糾紛丟失美國市場,中國市場又被瓜分殆盡?;蛟S是吸取手機業(yè)務的教訓,Vive一開始便進入中國。然而在市場策略方面,太不接地氣,對媒體不夠友好。公司盤子鋪得很大,無論是硬件,線上、線下分發(fā)平臺,還是教育等等諸多領域,Vive試圖通過僅有的先發(fā)優(yōu)勢構建內容生態(tài),殊不知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HTC Vive的某些高管對外言論不負責任,愛吹噓,不務實。
第二,對開發(fā)者不友好。去年HTC Vive舉辦的開發(fā)者大賽,公布了最終的獲獎名單,按照規(guī)則獲獎名單中的開發(fā)者應當獲得獎金。然而根據VRZINC實際了解情況,很多獲獎的開發(fā)者并沒有拿到這筆獎金。HTC Vive對這些獲獎開發(fā)者表示:“HTC Vive已經給了你足夠的名氣,如果要獎金拿必須內容獨占。”另外,Vive此前推出的Vive X加速計劃,合作團隊使用的設備需向HTC購買,此為其一。其二,HTC Vive甚至想開發(fā)者提出無償獲取股份,或者以更低價格獲取股份。這只是其中一部分開發(fā)者向VRZINC的反饋。然而對比Oculus 和Daydream的對于開發(fā)者的扶持力度,HTC Vive 這些舉動完全是引火自焚。
第三,價格過高,調整不及時。這與HTC的市場和產品定位有著直接的關系,在手機業(yè)務方面,HTC一直主張做中高端手機,而忽略了低端手機市場,面對蘋果、三星等廠商的競爭,價格過高,沒有競爭力,在國內廠商價格戰(zhàn)上的圍堵時,沒有及時調整,最終放棄中國市場是其最大的敗筆。
Vive目前的狀況與當年的手機業(yè)務類似。在價格方面,國內PC VR頭顯廠商已經將價格控制的很低,并且在產品體驗上與Vive相差無幾,而Oculus今年大力度降價,也讓國內廠商考慮再度降價。除此之外,隨著聯(lián)想、華碩、宏碁等OEM廠商的進入,300美元的價格,讓Vive直接喪失競爭優(yōu)勢。而HTC堅持靠硬件賺錢的想法,或許成為泡影。
第四,迂回獲取用戶。很多硬件廠商與HTC Vive都陷入一個怪圈,通過B2B來賺錢,從公司的角度本無可厚非,但從產業(yè)的發(fā)展角度來看,并不是一件好事。硬件出貨量低,廠商會指責內容不夠好,內容做不好,CP會職責硬件出貨量低,這究竟是悖論,還是我們自身的觀點出了問題?通過B2B2C的方式獲取的用戶,對于PC VR來說,不是目標用戶,PC VR的用戶一定是硬核用戶。這也是為什么Oculus堅持直接TO C,而不是通過B2B2C的方式,繞圈子抓用戶。只有抓到了硬核的用戶,平臺的生態(tài)才能建立,用戶的付費習慣才能健康的培養(yǎng),內容方和平臺方才能通過內容分發(fā)賺錢。PS VR便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第五,內部動亂,騰訊挖人。2013 年,HTC 的首席工業(yè)設計師簡志霖(New One 的發(fā)明者)因為泄露商業(yè)機密罪被司法機構逮捕。隨后,HTC首席營銷官、前首席財務官、首席運營官、首席產品官(Kouji Kodera)、全球公關總監(jiān)副總裁(Jason Gordon)、全球零售營銷經理(Rebecca Rowland)、數字營銷總監(jiān)(John Starkweather)、產品戰(zhàn)略經理(Eric Lin)等高層紛紛接二連三的離去。重要成員紛紛離去,內憂加外患,這無疑對HTC來說如同雪上加霜。
在VR方面,Vive內部高管內斗也非常嚴重。有消息人士向VRZINC透露,騰訊已經挖了Vive臺灣和香港的團隊,兩支團隊屬于技術團隊,所涉包括動捕、無線和圖像等相關技術。騰訊VR一直在研發(fā)PC VR頭顯,但困境在于一堆外購技術組合在一起無法量產。VRZINC已經向Vive多位友商高管求證了該消息,雖然無法確認具體情況,但挖人一事已是板上釘釘。
或許問題還有很多,但HTC和它的Vive并不是個例。
總結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對于VR,HTC和王雪紅這一次就像他們進入曾經的智能手機領域一樣,時間同樣很早,甚至在還沒有迎來VR真正爆發(fā)前,HTC就非常篤定的進入了,然而歷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雖然先發(fā)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搶占先機,但面對后來的進入者同樣要做好戰(zhàn)斗的準備,否則已經取得的市場份額有被瓜分的可能。
在這片紅海的競爭中,我們拭目以待。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相關閱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上海飯店業(yè)的發(fā)展較為緩慢,截止19
全球LED照明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
LED照明行業(yè)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LED照明行業(yè)的國內外發(fā)展
蛋撻行業(yè)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入手,